《民乐年鉴2022·公安》
【公安队伍教育整顿】 紧紧围绕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抓紧抓实学习教育环节和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教育整顿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做实“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全体民辅警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牢固,不忘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进一步提高,正视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决心进一步增强,弘扬英模精神、砥砺奋进的士气进一步鼓舞,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公安局领导干部及民警两轮填报问题330条,问题填报率96.55%,其中涉及“六大顽瘴痼疾”问题245条;接收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办线索20条,核查20条;巡查反馈的共性问题3个,个性问题3个,民意调查问题3个。制定了《民乐县公安局队伍教育整顿队伍建设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民乐县公安局队伍教育整顿队伍建设巡查问题整改台账》,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政治安全】 紧紧围绕反颠覆、反渗透这条主线,加强反邪教和反恐怖斗争,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安全稳定,在南街社区警务室设置“民族团结工作联络点”并挂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确保重大节日、节点期间重要场所的安全稳定。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县政治安全稳定。
【治安防控】 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示范城市为抓手,全力抓好“3432”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完善各类机制46项;加快智慧小区建设步伐,新建智慧安防小区30个;全面推进智慧防控、智慧内保建设,接入油、气、水、电、暖等重点行业单位视频资源,建成电子卡口、电子抓拍设备并投入运行;推动联网工作,接入公安网人卡、车卡、混抓,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提升。以“两清理两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对辖区宾馆旅店、足浴洗浴场所、KTV娱乐会所、网吧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处行业场所内发生的行政案件16起。对1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3家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检查16次,整改隐患3处。深入开展成品油市场秩序整治,检查加油站、加气站18个。督促28家寄递物流企业严格落实三个百分百制度,强化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安武警联动,严格落实监管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年内未发生脱逃、医疗等安全事故。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巡逻等“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控率。合理安排勤务,救助群众100余人次。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四个100%”,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保安员,全面推进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安装,积极开展高峰勤务,全县校园保安员配备率、护学岗设置完成率、封闭管理完成率、一键式报警装置完成率均达到100%。完善应急预案方案,强化应急处突演练,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2场次。加强重大活动和节日安保维稳工作,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安保任务23次,创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打击破案】 强力推进各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套路贷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年共立刑事案件643起,破349起,破案率达54.3%。积极侦办“10·27”跨境网络赌博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35人,起诉35人;起诉黑灰产犯罪嫌疑人17人,公诉全案27人,追缴、冻结资金2500余万元。攻破20年以上命案积案1起,破获命案现案1起。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0起,移送起诉14名嫌疑人,为农民工讨回工资845万多元。侦办滥砍滥伐林木、森林失火刑事案件5起、移送起诉5起。
【禁毒工作】 深入开展“净边2021”专项行动和“集群打零”行动,联合山丹县公安局共同侦破“2·09”贩卖毒品案。深入开展吸毒人员“三清一收”工作和“平安关爱”行动。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未发生外流贩毒问题和新增吸毒人员,持续巩固二十年一级无毒县成果。
【交通管理】 深入开展“六大攻坚行动”,持续做好“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严防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21218起,其中:饮酒驾驶158起,醉驾驾驶149起,无证驾驶434起,超员7起,严重超载8起,逆向行驶12466起,闯红灯5069起,超速7218起,其他95709起。整改道路交通隐患4处,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一直保持在100%,重型货车、重型挂车和面包车检验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加强农村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严格落实“路长制”,开展农村道路“两站两员”建设,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公安交警部门与保险公司合作,建成10个警保合作劝导站,实现与镇交管站可视、可呼、可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劝导和宣传教育。各镇交警中队灵活调整勤务,强化路面监管,现场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7107起,有效压降了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利用交管12123平台积极推行学法减分惠民措施、两个教育便民措施,网上自助参加满分教育401人,审验教育3520人,参加学法减分5.7万人次。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推行车驾管业务“网上办”、“延期办”、“容缺办”,全面落实申领临时号牌、补换领牌证、补换领驾驶证等26项业务网上办理。年内,办理各类车辆登记入户业务3070起,年检摩托车876辆,初次领证201人,期满换证8253人,满分考试444起,办理电动自行车入户375辆,其他业务10658起。大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互联网在线快速处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全年通过互联网在线快速处理交通事故167起。
【监所管理】 加强风险防范,将常态化安全检查作为加强监所管理的重要手段,并结合羁押量动态提高检查频次,做到横到边、纵到底,通过查违禁物品、查安防漏洞,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强化两警联动,以狱情动态为指引,以监所安全为目标,建立了与武警中队责任明确、衔接紧密、协同有效的长效机制。在收押人员、监门出入、安全检查、武装押解等日常工作中,与武警加强配合,定期与武警中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掌控狱情动态,超前预测,提高了两警协同作战能力,保证了罪犯投劳、在押人员出所就医安全。认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查控,严格落实三班制20天、两班制7天的封闭式警务模式,加强在押人员的管理。落实人员进出、隔离、防护等五个关口,监所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组织开展监所安全隐患大排查24次,全面排除安全隐患。利用远程视频系统为公、检、法机关提供开庭、提讯、会见,实现了防控疫情和诉讼活动同步推进。
【执法服务】 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树牢“大法治”理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中的生力军作用,积极适应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新形势,聚焦建设法治公安目标,持之以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案件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刑事案件682起、行政案件447起,对审核中发现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定性不准、法律适用错误等问题进行了彻底纠正。在各办案单位确定19名兼职法制员,作为执法办案监督的第一道“关口”,强化监督审核,有效提高了办案质量。加强执法教育培训,组织各办案部门民警开展集中培训,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和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有效提高了执法素养。严格执法监督管理,强化网上监督考评,开展案事件信息全要素录入网上巡查,督促整改各类问题1000余个,抽查考评案件191起,切实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政务服务】 继续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施行自助办证服务和“四办”改革、“只跑一次”、“全国通办”、证件照片“多拍优选”等便民措施。全年核发户口准迁证352张;签发居民身份证15046张;办理临时身份证1277张;审批全国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信息2439条;受理各派出所补入遗漏、变更更正等审批业务182人次;及时督促各派出所受理甘肃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临时身份证明、无违法犯罪证明和身份证丢失补办三项业务3108人次。清理重复户口47人,解决无户口人员56人。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64人次。农业转移城镇户籍迁移业务230人。
【警务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省、县财政对县级公安机关的保障力度,保证基层公安机关办公、办案经费支出。加快推进扁都口毒品检查站的建设,完成业务用房全部建设任务,相关设备正在安装。推进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快“智慧交管”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道路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疫情防控】 按照县疫情防控办“一办十六组”的工作要求,县公安局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设置8个工作组,每日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向县疫情防控战时指挥部、疾控中心推送涉疫研判信息,为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阻断疫情传播、助力镇、村、社区组织落实留观隔离溯源管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政治建设】 以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切实抓好政治教育、警示教育和英模教育。利用局机关每周晨学及时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要求 40余场次。突出以“四史”“四本书”“四句话”为重点,系统组织安排,按月计划推进,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形式。加强党建工作,始终把思想建党摆在首位,把好全局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形成软硬协调、合力驱动抓党建的新常态。有序开展两个职级序列晋升工作,年内对符合晋升一级警长以下职级条件的24名同志按晋升程序开展民主测评、征求意见、晋升资格审核等工作。及时完成警衔申报工作,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及时申报警衔34人次,同时上报组织部门调整警衔津贴标准,做到及时、准确、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