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年鉴2023·林业和草原》
【概况】 县林业和草原局抢抓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大机遇和“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机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着眼于构建“一屏一带一廊一城”生态格局,以国土绿化示范试点、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修复、退耕还林等林草重大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为依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林草生态资源管护,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至年底,全县共有林地62.71万亩,草地86万亩,湿地13.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8%,草原植被盖度6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82%,绿地率达42.14%。
【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争引实施国土绿化示范试点、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项目6项,完成营造林8.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18万亩,退耕还林3.32万亩,退化林修复2.43万亩,森林抚育0.3万亩,封山育林1.87万亩,完成义务植树0.4万亩、100万株。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三北六期),投资600万元,完成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万亩;张掖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民乐县实施项目,投资2775万元,完成北部滩防护林建设800亩,祁连山浅山区民乐段退化林修复1.44万亩;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投资2000万元,完成民联东山沙化土地修复治理2万亩、G227线石岗墩至六坝段道路两侧生态修复治理900亩、生态工业园区创业大道绿化提升76亩;甘民交接防风固沙林带建设项目,投资3200万元,建成长5.5公里,宽30—100米防风林带,绿化面积879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投资2.06亿元,完成丰乐镇白庙村、洪水镇山城村退耕还林补植补栽及改造提升2.72万亩,栽植云杉、樟子松等苗木440多万株,配套修建蓄水池8座、储水量16万立方米,建设输水管网81公里,滴灌设施2.8万亩,实施封育2.8万亩;乡村绿化工程,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指导完成六坝镇、洪水镇、三堡镇3个示范镇和李尤村、永丰村等30个示范村的绿化美化工作。持续推动村旁、路旁、宅旁、河渠旁“四旁”绿化和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完成义务植树4000亩、100万株。
【城市绿化带建设】 扎实推进城市绿化带建设,投资2346.58万元,实施6项工程,其中:北区生态园绿化扩建工程,投资183.41万元,完成北区生态园绿化扩建28.45亩;消防大队西侧绿化工程,投资249.4万元,完成绿化35.74亩,栽植各类苗木13万株,配套建设园路、凉亭及景观小品;文化产业园西侧绿化工程,投资733.04万元,完成绿化140亩和园路铺设、凉亭、文化景墙、石拱桥及景观小品建设,栽植各类苗木25.47万株;党校东侧绿化工程,投资73.35万元,完成绿化18.56亩;城区改造提升及补植补栽工程,投资195.5万元,完成绿化40亩,栽植各类苗木及花卉30.68万株;绿地养护工程,投资911.88万元,对北区生态园、城南公园、西山公园等7204亩绿地进行日常管护。
【资源管护】 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落实县、镇、村三级林长和16个县级责任部门的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设立县级林长10人,镇级林长71人,村级林长344人(副林长172人)。架设县级林长公示牌16块,镇级林长公示牌34块,村级林长公示牌132块。规范开展县、镇、村级林长巡林工作,协调解决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相关问题。全年县级林长累计开展巡林20次,镇级林长巡林284次,村级林长巡林4976次,县林长办共制发提示单、通知、通报和工作简报42份,累计培训425人次。印发《民乐县林长制县级会议制度》《民乐县林长制工作考核制度(试行)》等五项配套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林草部门与县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林草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制度,开展森林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加快资源“一张图”与国土“三调”数据核实确认。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及技术推广项目,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开展林草有害生物防控22.3万亩,对全县59个天牛监测点、44个松材线虫监测点、60个草地布设样地进行持续检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达标。加强林木检疫、种苗产地检疫,检疫率达到100%。提升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对翟寨子水库、双树寺水库等8个监测点进行监测调查,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疫源检测4次,救助野生动物10次。强化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打击毁湿开垦破坏湿地活动,开展湿地鸟类监测工作,收集本县湿地资料。全面管护公益林18.74万亩,管护率达到100%;加大对全县419名生态护林员和162名草管员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巡逻管护作用,切实保障林草生态安全。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夯实物资保障基础。加强专业防火队伍建设,开展防火演练,做好预警监测和智慧防火信息化建设,提升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将管护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山头地块。持续开展林草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封山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行为,全年受理各类涉林刑事案件10起,查处10起。
【林业产业发展】 深入开展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欠发达国有林场衔接补助资金项目2项,积极争取林业贴息贷款和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新增林权抵押贷款200万元,林业贴息3.3万元。大力培育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林权流转交易、林权抵押担保,规范林权流转,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林果经济示范点,持续打造戈壁农业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丝路花海田园综合体千亩梨园示范基地、东灰山遗址采摘园3个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民乐县文冠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和肉苁蓉种植基地2个,示范面积1000亩,新增特色经济林0.02万亩,木本油料0.17万亩,实施提质增效0.51万亩。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围绕“一屏四城五区”生态建设目标,制定下发《民乐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重点、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专班,落实创建举措,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创建任务全面落实。举办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宣传活动4次,努力营造“创森”浓厚氛围。对照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33项创建指标,对县域内行政村公共绿地、休闲公园、绿化覆盖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进度表”和“问题+建议+解决方案”工作机制,对暂未达标的指标补足短板弱项,奋力攻坚突破。积极申报创建民乐县省级森林城市,顺化镇省级森林小镇和顺化村、李尤村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