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章立制群策群力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
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城市社区运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通过“线上线下报到、因人设岗、积分评价”的方式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建设和服务群众,以“小切口”带动“新变化”。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准”上有精度。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全面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完善“吹哨报到”流程,做到“哨到人要到”“报到事要了”的工作态度,建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监督评价,环环相扣,无缝隙衔接的社会治理责任“闭合圈”。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响”上有态度。压实部门、社区、在职党员三级主体责任,发动在职党员前往社区报到,全面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践承诺、作表率”。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服从安排,主动认领岗位,努力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集中为群众解决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久”上有深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对“双报到”活动进行考核评价,解决来与不来、干与不干、干多干少的问题,推动社区报到制度常态长效。设置积分制,对党员开展活动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居民点赞、评选服务之星等活动对在职党员进行群众评价。“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治理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治理中,我们既要吹的“准”,还要吹的“响”,更要吹的“久”,做好社区治理的吹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