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主线 立足资源优势 用心用情谱写“甘青”民族团结好故事
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民乐县,南邻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西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是连接甘肃省、青海省的交通“要冲”,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南线“咽喉”地带。近年来,民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紧扣有形有感有效要求,立足地理区位特点、注重展现资源优势,聚力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和河西走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进程中谱写民乐实践新篇章。
立足教育优势,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乐县的教育事业一直稳居省市前列,在河西地区和周边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当中具有很高的赞誉度。民乐一中,一座久负盛名的陇上名校,多年来以超过90%的本科上线率成为河西四市普通高中教育的佼佼者,学校因其严谨的学风教风和优异的升学成绩,已经有3500余名来自青海、新疆以及周边酒泉、嘉峪关、金昌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地区的各族学生求学就读,并经培养提升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院校。2024年初,民乐一中复评为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近年来,民乐县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民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凝聚各族群众共同体意识为切入点,持续做好周边民族地区学生借读入学工作,全面落实各学段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教学安排,定期加强家校互动,同等足额为各族学生发放奖学金和急困帮扶救助,用心构建各族师生互嵌式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跨区域联创、片区联创”示范引领,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累计选派260余名骨干教师赴民族地区开展支教,并采取教师跟岗学习、强化教研指导、共建数字教育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民族地区共同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突出医疗资源,服务各族群众生命健康
医疗卫生保障关乎各族群众生命健康。近年来,民乐县坚持把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加快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提档升级。民乐县人民医院作为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交界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担负着本县及周边民族地区30余万各族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走进民乐县人民医院每一个就诊科室,都挂有来自周边民族地区群众敬送的致谢锦旗,一面锦旗、一句感谢的话,不仅是对民乐医疗服务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各族群众深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与民乐县人民医院一道,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立足自身专科诊疗优势,年接诊周边民族地区各族患者10000人次以上,主动参与民族团结“跨区域联创、片区联创”示范引领行动,组织医护力量赴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地区开展回访回诊7000余人次,以真情拉进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深化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坚持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分别与青海省祁连县人民医院、肃南县马蹄藏族乡中心卫生院等民族地区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帮扶协议,开展专科联盟7个,共同致力提升周边民族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
共享发展成果,营造团结奋进社会环境
贯穿民乐县全境的国道227线是甘青交界南线的交通要道,也是甘青旅游大环线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民乐县认真贯彻赋予改革发展“三个意义”要求,坚持以旅为媒、以旅促融,全面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寓“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宣传教育于文化旅游,在每年初秋时节,油菜花会、篝火锅庄、红歌传唱......让旅游观光的各族群众聚在一起、跳在一起,在感受多元一体文化、增进互动交流的同时,繁荣文化旅游市场,带动县域“家门口经济”发展。便利的交通还极大地促进了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来自青海省等不同地区的经商群众在民乐县从事餐饮、住宿和商贸物流等行业,实现创业增收;与此同时,随着民乐县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水、电、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各类富民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县城、乐民新城栋栋新居“拔地而起”,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互融共事,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持续深化睦邻友好,聚焦“党建共建、民族共融、生态共筑、发展共谋、平安共创”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加强与海北州深化合作暨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民乐县龙头企业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青海省祁连县投资青海金祁连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利税百万元以上,吸纳百余名各族群众就近就业,以务实举措助力各族群众加快走向共同富裕;民乐县南丰镇、祁连县俄博镇等4个接壤镇村缔结友好,组建“红色领航、毗邻同心”跨区域党建大联盟,每年召开边界地区主动创稳暨民族团结联谊座谈会,深化农牧产业合作交流,定期联合开展农技培训、劳务输转和电商服务等,协同改善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小切口”维护各族群众切身利益,谱写出了甘青各族群众携手同心、团结奋进的民族团结“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