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提质增效,厚植发展动能——民乐县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民乐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一屏三地”为统领,立足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着眼塑造“田园民乐”品牌,加快“一屏一园两地”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优化,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全县经济运行平稳。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投资引擎强劲发力。将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了“12346”项目推进体系与“红黄蓝”预警机制,实施重点项目142项,年度计划投资73.8亿元。滨河九粮香型白酒文化产业园、沁园·悦府(二期)、年产1GW新型PVB光伏组件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现代高科技智能温室、三墩滩20万千瓦光伏1#、民联万头牛标准化繁育基地等重大项目为全县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1月—5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15.4%;重点项目开复工106项,开复工率75%。创新推行“店小二”帮办代办机制,为142个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人员,项目前期手续办结率83%。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1月—5月,共开展招商考察活动8次,拜访企业35家,累计提供有效线索项目313条,与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山东万德福集团、浙江震元药业等3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中化学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四川利彤光伏发电等15个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易事特330KV汇集站、阿特斯独立储能电站等9个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新入库招商引资项目62项,累计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4.92亿元,增量9.42亿元,同比增长60.77%。
工业集群聚势赋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民乐县推动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2+7+4”工作方案》,着力构建体现民乐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落细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工作机制,6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16户重点近规工业企业,1月—5月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国增速7.4个百分点、全省增速3.6个百分点。加力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推进实施民乐三墩滩330千伏汇集站项目,专人专班跟进350兆瓦/7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力争6月底开工建设。止目前,已建成运营光伏项目装机容量580.6兆瓦,年发电量约8.83亿千瓦时,全县能源消费总量12.88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0.6888吨标煤,能耗强度下降8.5%,高于年均下降1.58%的目标值6.92个百分点,全市并列第一。深入实施“六项突破行动”,接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1月—5月全县登记科技成果21项、增长21%,完成技术合同额4.99亿元、增长56.4%。
城乡协同纵深推进,农业基底持续夯实。聚焦“一高地四区”创建目标,统筹农村“八改”工程,制定《2025年全县持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编制2025年度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启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5个。加快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完成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对象确定126户、拆旧57户。把园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化工业园区“七项改革”,1月—5月,园区完成总产值14.85亿元,同比增长5.47%;完成增加值4.21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税收1.02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900万元,同比增长29%。
服务业活力迸发,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紧紧围绕“田园民乐”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取得实效,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19.09万人次,旅游花费20.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6%、11.02%。深入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升级县级商贸中心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建成农产品上行运营中心和农产品展示展销馆。着力推行“四项行动”,不断激发消费潜能,上半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9%;限上社零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7%。建立三产高质量发展会商联系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新增入库茗乐大酒店、鑫润昌、德利思供应链等限上企业及大个体7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产业促升级,提速工业转型,推动光伏企业技改,延伸中药材、蔬菜深加工链条;加力强项目夯支撑,攻坚新建项目开工,保障资金要素,扩大有效投资;精准育三产增动能,壮大限上企业规模,刺激消费回暖;统筹防风险惠民生,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强化居民就业增收保障。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加速追赶、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