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古镇:聚焦生态宜居美环境 塑造乡村振兴之“形”
近年来,南古镇紧紧围绕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生态环境满意度,全面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着力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规划引领精准定位。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思想,把生态地灾搬迁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有机结合,按照“腾周边、集中心”发展思路和生态地灾搬迁“四集中”建设模式,统筹考虑南古集镇原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等实际情况,科学编制集中居住区、社会保障区、文旅休闲区、产业集聚区“四区建设”总体规划,着力解决原规划建设杂乱无序、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产业发展无特色等问题,做到了乡村规划与县城规划、中心镇规划的有效衔接。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南古集镇群众原居住方式多样,有土木砖瓦结构住房、前宅后圈住房、上宅下店自建房、开发商修旧的居民小区,排水难、排污难、如厕难等问题显著,生产资料随意堆放、生活污水随处流淌、畜禽粪污臭气熏天是生活常态,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群众的深切期盼和强烈意愿。镇村干部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进村入户多方了解掌握群众住房需求,3年来共拆除搬迁群众旧房388户,科学设计106㎡、93㎡、75㎡、66㎡4种户型,投资2.95亿元新建临松裕苑住宅小区一二三期住宅39幢1002套住房,通过项目分步实施、村组干部带头示范、党员群众积极响应等方式,群众实现了稳步搬迁安置。
全力补齐基础短板。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建南古幼儿园、教师周转宿舍楼、集中供热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铺设供水、供暖、排污等管网27公里,建成“三纵三横”路网框架道路2.4公里,购置垃圾转运车10辆,配备垃圾桶430个,改造提升健身广场、亮化绿化等附属工程,安装体育器材11套,架设路灯158盏,栽植苗木4000余株,对集镇10个单位办公楼、72幢住宅楼及附属商铺进行风貌改造,集镇公共服务能力、人口承载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就业吸纳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