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 民乐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六稳六保

民乐县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

来源: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2023-12-02 20:19

近年来,民乐县紧盯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深入实施三年倍增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立足比较优势,明晰发展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一村一业”“一镇一品”“连村成片”“跨镇成带”“集群成链”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向适宜区域集中,彰显区域特色。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的思路,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定粮食面积70万亩,因地制宜打造千亩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菜等标准 化示范基地69个,发展特色产业面积52万亩以上。大力推行“光伏+戈壁设施农业”模式,实施张掖超越、春禾国际、华陇盛达等现代高科技智能温室项目,累计建成现代智能温室50万平方米,聚力打造河西走廊戈壁节水生态农业引领区。坚持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祁连雪域种猪场、华瑞农业种羊繁育基地等重点项目,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210个,预计年末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33.51万头只,出栏量达173.38万头只。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优化以马铃薯、油菜制繁种为主导,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项目,打造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4.17万亩,年产马铃薯12万吨以上,积极争创国家区域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县;扶持芸莱福、汇丰种业、福成种业等制种企业建设油菜制种基地4.47万亩,年产良种5000吨,全力打造西北地区油菜制种示范基地。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依托粮食烘干加工、万吨菜籽油加工、中药材饮片加工、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及冷链物流等产业化项目,逐步形成“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发展格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17.69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9%。推动农业产业链强筋壮骨、升级增效。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198栋,储藏能力达23.33万吨。

二是紧盯关键环节,强化要素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将现代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应用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动设施配套化、生产标准化和管理智能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推进“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0.5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39.38万亩。通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生产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化肥利用率由40.3%提高到61%,农药利用率由40.2%提高到 60%,水资源利用率由50.3%提高到72%,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小麦、马铃薯等主粮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15%-20%,亩均节本增效800-1500元。优化农业科技供给。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持续加强科技供给侧和农业需求侧的对接,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3个,鼓励组建企创新联合体,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2023年累计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4份,申报审定和登记农作物新品种8个。强化农机装备。用活用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政策,加快精量播种、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等新型农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以复式、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为载体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14个,安装农机精准作业监测设备550台、北斗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120多台,购置植保无人机40多架,全县农机总动力69.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53%以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中电投春禾“四好一还粮”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发展农光互补、“光伏+戈壁设施农业”等新型低碳农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废旧农膜、尾菜、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面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2.19%、85%、90.95%、91%以上。

三是顺应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大力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提供产品质量硬、市场竞争强的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增强特色产业市场影响力。加大龙头企业引培。紧紧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采取以商招商、以园招商、以产业延链补链关联配套招商的办法,引进海升、祁连雪域、湖北利众、鼎丰种业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在民乐县建基地、上项目、扩产能,借梯登高,培育市级以上农业化龙头企业16家,持续推广应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托管中心+农户”经营模式,累计带动15600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的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合作社带动能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创建各类示范社382家,“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75.31%,带动农户2.6万户,带动农户达到47%。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新增家庭农场20家,共培育家庭农场887家。聚焦“耕、种、管、收”劳动力密集的关键环节,成立农机社会化服务联盟,开展农机作业全程托管或部分托管,全面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做响做亮“民乐紫皮大蒜”“张掖肉牛”等区域品牌,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9个,创建“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1个、企业品牌7个。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加“甘味”展览会、“兰洽会”等各类农产品展览会,强化与外部市场的对接联系,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


主办: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民乐县信息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6207220004

陇ICP备05003861号-1

甘公网安备 620722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