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 民乐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民乐县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民乐县卫健局 2020-10-29 11:14:11

韩延琪主席,王新民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争引项目,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县级医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县经过艰苦努力的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此次疫情防控也暴露出,我县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和体制机制问题。随着国际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疫情风险挑战。为此,县卫生健康局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疫情救治需求。一是加快第二人民医院建设进程。拟投资2.39亿元在县生态工业园区打造,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应急救治等为一体的民乐县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可提供床位120张,满足10万人公共卫生服务。设置4个行政科室、10个临床业务科室8个医技保障科室,按照标准配强医务人员,多方筹措资金配套完善设备。并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行,确保让生态工业园区居住群众真正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目前,业务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门诊综合楼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图纸设计等筹建工作。二是加快实施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加快投资7471万元,建筑面积21346.7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门诊诊疗科室设置。三是推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争取上级投资50万元,自筹100万元建立我县“120”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设置县人民医院急救站、县中医院急救分站、县妇幼保健院分站和10个急救点,8个医疗急救单元,全部纳入民乐县院前医疗急救调度系统,实现全县急救资源统一调度,进一步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满足人民群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四是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防结合能力建设项目。争取省级投资63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改扩建500平方米的县医院发热门诊,加强发热门诊设备配备,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五是实施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争取省级投资95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改建中医院200平方米发热门诊,购置移动DR、无创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仪等感染性疾病防治设备,提升中医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六是积极储备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规划建设感染病区业务用房维修改建项目和疫情防控相关设备购置项目,拟对县人民医院900平方米感染病区进行改建。县中医院规划建设传染病区建设项目,计划新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独立传染病区。民乐县妇幼保健院规划建设民乐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业务综合楼和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感染病区,计划新建4000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一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及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

强化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高疫情救治效率。一是规范设置发热门诊。3家县级医院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并在相对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共有留观床位13张。13家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和留观室共有留观床位26张。发热门诊均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空间,能够满足患者所有检查、检验在发热门诊独立完成。二是确定疫情救治定点医院。确定县人民医院为我县疫情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负责疫情病例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疑似、确诊患者的诊疗护理,配合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定点医院隔离病房15间、隔离病床45张、重症监护隔离病床5张,将中医科、呼吸科36间普通病房改造为可转换病区,配备呼吸机5台、心电监护仪30台,平时作为一般病床,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为隔离病区。三是确定疫情救治后备医院。确定县中医医院为我县疫情医疗救治后备医院。后备医院隔离病房15间、隔离病床20张、ICU床位6 张。将相对独立的医养结合楼改造为可转换病区,配备呼吸机5台、心电监护仪62台。四是加强重点专科和专科联盟建设。继续建设县医院省级重点学科心内科和呼吸科,中医医院省级重点学科针灸科。同时加强精神科、老年病专业、康复医学科、传染性疾病科等学科建设;我县3家县级医院积极申请成为69个省级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切实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实现省-县医疗服务同质化。二是强化薄弱学科建设。争取省级公立医院薄弱专科建设资金200万元,强化中医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建设,从设施设备配置、专科人才培养、技术水平提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有效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三是新建县域医学中心和危急救治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建成影像、心电、病理、检验、消毒供应5个县域医学中心和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并投入使用,拓展县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培训指导等功能。县级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提升,乡级医疗机构救治病种数量增加。四是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13个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80平方米的医共体办公室2个,购置大型联动设备13台,小型配套设备26台,打造2+13+6平台(2个基地、13个镇卫生院和6个远程诊疗模块)的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2个,促进县镇医疗诊断救治能力提升。

是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疫情救治质量。为应对疫情救治,围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新冠肺炎的院内感染防控、防护用品穿脱等个人防护和专业技能培训,现已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市级培训2 次、县级培训12次。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核酸检测人员培训 27 人并取得上岗证。组织县级医院医务人员876人参加省卫健委组织的250个县级分级诊疗病种诊疗规范、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25个病种诊疗规范、5个县域医学中心工作规范和5个县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救治规范远程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医务人员对重大疫情的认识,加强了医疗救治、机构内感染控制、规范预检分诊、避免交叉感染等知识技能,为科学有效地防控疫情,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充分准备。

满足核酸检测需求,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资金230万建成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自筹284万元建成县医院、中医院两个核酸实验室,3个核酸实验室均于8月通过升级验收投入使用。共有核酸检测人员27人全部通过省市核酸检测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核酸检测日检测量达到900人份,完全能够满足我县检测需求。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核酸检测21177人、21582次。为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满足核酸检测需求,保障核酸检测“应检必检、愿检尽检”,持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组织县级医院60人参加省临检中心的第三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并考核合格,做到24小时随时接诊,做到采样、检测、诊断、报告及时准确。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迅速开展救治,为全员核酸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增强救治合力。一是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各镇卫生院多方筹资,购置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诊断仪等诊疗设备,卫生院基础设施、院容院貌、服务环境逐年优化,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软硬件资源不断配强,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落实村医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考核管理模式,坚持定期召开村医例会和村医每周一天到卫生院上班制度,人财物等“六统一”管理逐步规范,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一体、整体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三是认真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丰乐、南丰、李寨、北滩未到达基本标准的4家卫生院及分院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全面自评,积极开展创建活动,镇卫生院标准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县域内住院率达98.43%,转外就医率仅为1.57%,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工作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立足实际,克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在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县级医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步伐,全力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卫生健康工作,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民乐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10月19日





主办: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民乐县信息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6207220004

陇ICP备05003861号-1

甘公网安备 620722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