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统计局如何做好农业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分析
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是反映农业成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其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把握与判断,从而影响党委和政府进行三农决策、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认真做好农业经济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更是我们农业统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统计工作的迫切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统计调查优势、认真履行监测分析职能、积极做好预判预警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统计保障是一项基本的职能。
一、监测分析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变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呈现调查对象多元化、调查频率明显加快、调查研判难度越来越大、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的新特点,对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和改进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服务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准确判断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科学监测农业经济运行的动态和趋势,深入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引导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统计部门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转变工作职能,加强农业行业宏观管理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客观需要。
二、监测分析的重点
近几年,民乐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农业转型升级作为改进生产、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以海升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推动全县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认真做好现代农业统计监测工作,县统计局紧紧适应新格局,认真做好农业统计监测工作。
一是精准把握经济发展的“形”与“势”,认真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监测分析。在做好常规农业统计报表的同时,我们认真加强对农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做好预警工作。主要监测分析农产品生产、销售及价格变化,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收入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等,全面把握总体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出总体性和阶段性把握分析预测;种植业方面,包括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生产进度及长势情况、产量预测,特色农产品发展态势;畜牧业方面,包括主要畜禽存栏、出栏变化,适龄母畜比例,肉、奶、蛋等畜产品产量增(减)情况,市场销售及价格情况,养殖小区等发展态势;农机方面,包括农机作业及拥有量变化等;农业产业化方面,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包括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输转,农民收入变化情况;农业技术装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二是精准把握经济发展的“谋”与“策”,做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和分析中央和省市县出台的“三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进行有深度的调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意见建议。
三是精准把握经济发展的“数”与“据”,抓住热点、难点问题跟踪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和追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三、基层农业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做好农业统计调查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做好农业数据的监测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的研判分析,但由于人员少业务工作多,加之业务水平的限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预警分析方面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统计服务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乡镇一级,撰写农业统计相关分析的乡镇少之甚少,农业统计相应的失去了统计价值存在的意义。在今后的农业统计监测工作中要做到一是强化研究分析能力。在农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坚持“深入基层、靠前指导”的原则,通过开展基层调研来全面了解生产情况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及时跟踪政策的落实情况,准确反映农业生产中热点、重点问题,服务宏观调控和全县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