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商务局关于民乐县电商扶贫自纠自查的报告
根据《甘肃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电商扶贫自查自纠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市商务局关于开展电商扶贫自纠自查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自纠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一)夯实发展基础,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功能不断完善。持续加强电商服务体系建设,争取省级电商扶贫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2个、电商孵化中心1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9个,配套电脑、照相机、办公桌椅、展柜等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站点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服务流程,做到了有独立经营场所、有专人负责运营、有购销台账资料。充分发挥县级电商运营中心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做好全县镇村电商服务站点运营工作,通过叠加快递中转、生活缴费、票务代购、养老保险代缴、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增强基层站点造血功能,提高了生存率和成长率。依托县级电商运营中心,设立运营“扁都云”民货优品商城,指导帮助14家电商企业和贫困户上线销售农特产品15类113个,新增各类电商经营主体18户,订单量达6000多单。制定出台《民乐县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全县“四通一达”快递物流企业实现集镇全覆盖,村邮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二)狠抓脱贫增收,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额持续稳增。着力搭建消费扶贫产业联动体系,每年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赴重庆、广州等地开展农特产品营销推介活动4次以上,积极同重庆双福市场、沈阳中兴商超等大型农产品批零市场对接,不断扩大农特产品外销规模。加快张掖电商扶贫同城网销平台、民乐农特产品网销平台应用推广,发展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78户,注册各类网店800多家。鼓励电商企业在上海、北京、海南、浙江等地开设民乐农特产品线下体验店12个,重点对民乐大蒜、民联羊羔肉、银河粉丝、中药材、小杂粮等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和销售。集中组织龙头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集中展销暨电商扶贫等各类扶贫专项活动,帮助贫困群众网销紫皮大蒜、小杂粮、苹果梨等本土产品,持续拓展线上销售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加收益。“十三五”期间,全县实现农特产品网上销售2.3亿元。
(三)突出精准培训,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制定落实《民乐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规划(2018-202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五年来先后组织电商企业负责人赴临夏、天水等地学习电商先进经验,累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创业培训、青年电商培训等专题培训举办培训21期、3000多人(次)。2020年,结合疫情防控新要求,组织各镇电商专干、贫困村团支书和贫困青年、电商从业人员等重点人员,集中参加甘肃助农电商线上培训、阿里巴巴“一县一课”在线公益课等培训班4次,培训500多人次。并于5月上旬,集中利用4天时间,举办电商扶贫创业培训班,培训人员96人次,全力补齐电商人才短板。5月中旬,又组织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业务人员分赴19个贫困村,对30多户有能力、有意愿从事电商的贫困户,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增强了培训指导精准度。
(四)打响品牌战略,本土网销农特产品崭露头角。依托海升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文德兰花卉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加大网销产品开发力度,搜集整理适合网销的地方特色农副产品、文化旅游等各类商品160多种,指导臻得铖等企业进行商标注册,改进产品包装,推出祁连山珍、银河粉丝、九粮滨河、藏燕麦、土四家牛羊肉、民乐紫皮大蒜、有机小米、食用菌、高原夏菜等62个特色单品上网销售。发挥“土四家”“民乐宝”本土商标和牛羊肉、紫皮大蒜、苹果梨等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商品包装设计和研发力度,打造了一批民乐网销农产品品牌。支持银河、滨河等老字号企业实行名称、字号、商标“三统一”,鼓励滨河集团等酒类企业开展“陇酒全国行”活动,提升市场占有率。
(五)有效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的难题。制定出台《民乐县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全县“四通一达”快递物流企业实现集镇全覆盖,村邮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引导县域内的圆通、中通、韵达、邮政等快递物流企业在10个镇建立连锁服务网点,邮政公司建成各类邮政综合服务平台83个,其中城区便民服务站 10个,农村便民服务站73个,已覆盖我县19个贫困村在内的农村偏远区域快递业务。实现了公路运输与城市交通“零距离快递,无缝隙衔接”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畅通电商特色产品销售通道。以“班车快递”形式承接各大型超市、物流网点、农村电商、农村土特产品的货物配送和小件快递等,提供门对门一站式服务,有效地推动了民乐县农村电商、快递业务的协调快速发展,构建快捷、高效、覆盖城乡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
(六)强化创新实效,线上线下发展模式融合推进。坚持“联推共建”,启动开展“网红”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依托海升集团串番茄、华瑞农业奶制品等扶贫车间特色产品,通过“在线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带货,创新线上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上行能力。组织县级电商运营中心技术力量,与10个镇19个贫困村的21户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网上代购协议,在民乐农特产馆、京东商城新增农家土鸡蛋、散养土鸡、麸醋、地软、手工制作等网销产品 21个。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电商+基地+贫困户”运行机制,鼓励甘肃鼎信、振祥养殖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六坝镇张庄村、永固镇西村等地建立苹果梨、特种养殖等产业基地,通过“认购”“预售”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加收益。
二、资金使用情况
电商扶贫资金效益有效提升。2015年以来,共下达省级电商扶贫项目资金260万元。2015年拨付74万元,其中第一批拨付6万元,六坝镇电商服务站补助5万元,新民村电商服务点补助1万元;第二批拨付68万元,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补助10万元,南丰镇、永固镇、民联镇等10个乡镇38万元,社管委1万元,合计拨付49万元,未拨付的19万元由县财政收回。2016年拨付8万元,其中民联等2个新建镇电商服务站6万元,永固八卦等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万元。2017年拨付23万元,其中丰乐等镇电商服务站15万元,洪水山城等村电商务服务点8万元。2018年至2019年共拨付100万元,其中民乐县电商运营分中心建设资金8万元,南古镇电商服务站及线下体验馆建设资金20万元,顺化镇等6个镇、15个贫困村按照每镇2万元、每村8000元的标准下拨建设补助25万元,电商人才培训4万元,网货品牌培育和推广20万元,提升农产品网销规模10万元,电商宣传经费9.6万元,由于资金拨付周期较长,剩余的3.4万元于2020年3月被县财政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时收回。2020年拨付55万元,其中,县委分管领导与抖音扶贫达人“石榴哥”开展专场直播带货花费1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主播邀请、直播室搭建、专题宣传片制作、本土主播带货比赛举办等;其余40万元由县财政整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