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纲要

民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

索引号 620722033/2022-00860 发文字号 民人社字【2016】77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人社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人社局
生成日期 2016-04-13 17:16:15 是否有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制度改革,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民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成就

1.城乡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明显加快,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共举办各类招聘洽谈活动34场次;城镇新增就业223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回我县生源地报到高校毕业生3344名,实现就业2842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筹措担保基金1990万元,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3亿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3609人,其中创业能力培训2268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15706人。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各类劳动者稳定就业。五年来,建成劳务基地216个,劳务中介机构13家和劳务经纪人286个,共组织输转劳力38.94万人,创收41.9亿元。

2.社会保障作用逐步凸显。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扩大和加强。目前,全县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6912人、7077人、25677人、8088人、8118人、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39244人,“十二五”以来,全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为15745.7万元、2462.6万元、13658.2万元、1152.9万元、463.7万元,支出分别为9898.5万元、86.8万元、11863.4万元、1486.2万元、9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4436.4万元,支出5116万元。所有保险实现盈余22311.9万元,切实保障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3.人事人才工作规范运行。先后面向社会公开考录、选拔公务员76人,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77人,招考“三支一扶”和民生项目服务人员685名;为发改委、药监局、建设局等单位遴选工作人员123名;举办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十期2415人次,企业人才进高校培训64人,进企业服务69人,落实企业人才教育培训财政配套经费85万,企业配套经费34万。积极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建立健全突出业绩贡献、面向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的职称评审服务体系,完成了4712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信息统计汇总和429名工人技术等级评审工作。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末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9432人,专业技术人才3783人,副高以上人才373人。在继续完善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和医疗卫生、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4.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累计监察用人单位388户,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685份;催缴社会保险费1374.02万元;共受理监察投诉案件276件,结案率100%;收缴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951.1万元,为3414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329.6万元;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8起,结案率达99%以上。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案件8件。劳动用工环境进一步改善,工资支付不断规范,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以上。

5.自身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年、服务提升年、三提三创一系列活动,自身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干部职工的思想更加统一,责任心大大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提升。二是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能力切实增强。三是基础建设明显改善,综合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金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发展机遇。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作用更加强化,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更加显现。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市县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省、全市、全县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人社工作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全市上下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全国“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重点,为人社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面临的挑战。一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随着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用工难”与“就业难”问题相互交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矛盾依然存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仍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强县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不适应,高层次人才载体集聚能力还不够强,人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劳动纠纷问题依然突出。农民工劳动法律意识淡薄。建筑企业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突出。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对劳动保障执法带来很大难度。同时,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执法力量还比较薄弱,不能及时解决劳动纠纷。四是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乡镇、社区和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缓慢,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能力素质不高、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滞后了城乡一体化、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三五”发展指导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服务发展,坚持改善民生,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十三五”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人事制度管理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化。

1.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十三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引领大学生创业不少于200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城镇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每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稳定在8万人左右,输转收入每年稳定在12亿元以上,每年对6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

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到“十三五”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0%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80%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5%,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偿、失业有保障的工作目标。

3.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项任务全面落实,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重点培养和大力引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金融人才及信息技术人才,建设一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十三五”末,全县人才总量达到3.6万人左右,比“十二五”增加1000人以上。

4.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实现企业劳动者工资收入总量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体系基本形成。

5.人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立与《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相衔接的公务员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公务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

6.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劳动监察预警和部门联动调处机制;全力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全县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十三五”末,全县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5%以上,劳动用工备案率达95%以上,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

7.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化。大力推进城乡就业、社保、劳动关系协调、监察执法、人事人才等业务和公共服务对象的全覆盖服务功能的全覆盖、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构筑城乡一体化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时期,重点推进乡镇、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以“金保工程”为支撑,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三)主要任务

1.实施全民创业行动,构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新机制。围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有效保障。一是健全完善劳动者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确保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整合各项培训项目,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坚持把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提升各类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破解就业难题的根本措施,探索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积极建立培训与就业的供需对接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尽可能满足全县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展用工需求和劳动者自主创业需求。二是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政策服务体系,确保统筹城乡就业创业政策有效落实。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着力实施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工程,健全完善各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三是健全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制定《生态工业园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创业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助推创业取得实际成效。强化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创业基地孵化、创业典型带动等措施,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四是健全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确保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金、项目和政策优势,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

2.培养壮大市场载体,提升输转质量和效益。一是培育壮大市场载体。健全完善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壮大市场载体,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合理有序转移就业。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计划。督促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以劳务品牌和各类示范性项目培训为依托,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从业人员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品牌技能培训,着力打造“民乐憨小伙”和“金山海潮拾花工”品牌劳务,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发挥品牌规模聚集效应,扩大组织化输转规模。四是发展境外劳务市场。积极发展境外劳务市场,开辟境外就业基地,创建境外劳务品牌,不断发展和依托境外中介机构和境外经纪人,努力开辟境外输出渠道,不断拓宽输转领域。五是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实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给予税费减免、提供金融信贷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鼓励更多的人返乡创业,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3.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各类政策衔接转续,探索将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着力解决参保资源底数不清,重复参保和断保、漏保问题,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民覆盖和精确管理。三是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缩小相关群体的保障水平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四是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管理严格安全运行。五是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保经办能力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模式。

4.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一是积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形势分析和需求预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向重点行业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政策,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力度。二是加大重点人才开发力度。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发展和建设,加强校企院企合作,采取聘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围绕县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按照《民乐生态工业园区人才政策特区“政策网络”工程实施方案》,为园区企业量身人才引进和培育,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培训一批企业高技能人才。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急需紧缺工种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工人技能素质。

5.坚持服务企业和保障权益并重,巩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一是稳步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服务,全面指导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制度工作,健全集体合同管理制度。二是加大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力度,督促建设单位按规定标准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农民工欠薪隐患提供支付保障,并全力推行农民工工资由银行代发制度。三是继续搞好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对欠薪问题严重的施工企业实行红黑榜制度,公开曝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恶意欠薪、逃薪、侵害劳动者权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五是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作用。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和“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将争议通过调解平稳地化解。

6.坚持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并重,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保障全民、精确管理、效能经办、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优化经办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相适应、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二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金保工程”二期工作,与市和兄弟县区形成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三是加快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扩建步伐,在所有乡镇(社区)建立起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业务协同处理,全面提升经办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公务员法》和《社会保险法》,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制度,加强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积极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继续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行为,加强普法宣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把规划确定的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主要指标作为优先发展目标纳入年度考核计划,健全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三)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作风效能,努力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选配人才,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较强、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加大政务公开。注重舆论引导,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积极树立和培养先进典型,不断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增进全县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了解,营造出有利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