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纲要

民乐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索引号 620722061/2022-0013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卫健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卫健局
生成日期 2012-03-12 16:30:00 是否有效

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统筹谋划未来五年的医疗卫生发展目标和思路,加快全县卫生改革与发展步伐,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发展规模

全县现有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单位22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卫生院6所,卫生院分院3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所,村卫生所(室)242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医务人员1074人,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在职职工510人(临聘人员137人),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311人(临时人员89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253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万平方米;诊疗设备总价值3010万元。核定病床1110张,其中县级医疗单位550张,乡级医疗单位560张。全县每千人口拥有病床4.7张,拥有医务人员3.4人。

二、“十一五”期间全县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情况

(一)主要工作指标

至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35.16/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08%,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92‰、13.32‰。传染病报告率98%,漏报率2%。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00%、99.73%、99.71%、99.82%、99.93%,“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9.4%。0-7岁儿童系统保健覆盖率95%;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98.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城镇和农村均达到100%;新法接生率100%;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8%,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5.53%。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得到加强,健康知识知晓率县城达90%以上,农村达80%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卫生监督覆盖率城区100%,村镇98%;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46%。

(二)重点工作成效

1.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通过积极争引项目,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扩建县医院住院部大楼4000平方米,完成投资400万元;新建世纪嘉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28平方米,完成投资321万元;新建新天中心卫生院、南古中心卫生院、六坝中心卫生院、顺化卫生院、丰乐卫生院、南丰卫生院、民联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各一幢,新建业务用房面积9740平方米,完成投资1050万元;扩建永固中心卫生院、三堡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1000平方米,完成投资120万元;改建三堡中心卫生院、洪水卫生院业务综合楼1760平方米,完成投资9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5所,完成投资330万元。同时,经努力争取,投资2600万元、建设面积11073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设项目已被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

2.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不断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强化对非典、人间鼠疫、人禽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警惕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传入和蔓延,健全疾病监测网络,加强重点疾病的监测,掌握疾病流行的动态变化。针对甲型H1N1流感全球流行的严重态势,全县卫生系统积极行动,按照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脊灰、白喉、麻风病等的发生;有效控制肝炎、痢疾、结核病等的发病;防止艾滋病、性病等疾病发生或控制在极低发病状态;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得到巩固;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职业病的防治。

3.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降消”项目,积极开展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及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急救转诊系统,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了以县妇幼保健站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枢纽,村卫生所(室)为基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覆盖全县城乡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认真落实《张掖市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实施细则》,加大婚检宣传力度,优化服务流程,全县婚前医学检查整体推进。

4.卫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净化医疗市场。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公共卫生秩序的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控制食品、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抓好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评价和监督,确保我县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5.农村卫生工作稳步开展。以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指引,继续巩固和提高“十五”初级卫生保健成果,研究制定了《民乐县2006-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龙头,带动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站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所(室)为延伸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床位设置,加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健全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以基础设施、设备装备、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管理服务、院园文化“六配套”为建设目标,广泛开展农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6.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落实。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大学生进农村计划”。积极选送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赴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继续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村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认真开展了鼠疫、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健全重大传染病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鼓励和督促全县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在职教育取得实效。认真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技能大赛,使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7.中医药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继续贯彻实施《中医药条例》、《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及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中医药事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发展战略重点,加强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的防病治病作用。认真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县、乡(镇)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加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中医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农村中医人员。筛选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挖掘、整理和推广民族医药技术,积极发挥民族医药的特长和作用。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民心。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研究成立了民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经办机构,制定下发了《民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试行)》,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在各乡镇、村组及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全县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断加深,踊跃缴纳合作医疗个人资金,合作医疗参保率不断提高。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逐年提高资金统筹标准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参合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9.医疗质量管理得到强化。进一步引导医疗机构及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的服务理念,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全面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制,确定了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认真落实上级医师查房制度和院长、科主任行政查房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医院每月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分析评议会,查找在管理和技术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县卫生局每年对各单位的门急诊工作、医疗质量管理、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质量等多次进行专项检查,促使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10.卫生行业作风有效改善。全县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县委、县纪委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要求,认真开展作风建设活动,整顿机关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认真查找党组织建设、单位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护理质量、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进行整改落实。实行和完善病人选择医院、选择医生、选择护士、选择医技人员制度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单位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11.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响应“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并认真组织实施,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居民、青少年健康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教育每个公民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正确引导人们健康消费,推广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镇、文明村寨活动,争取中央补助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工程。努力做好食品卫生、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开展老人保健、老年病防治和意外伤害预防、伤残康复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发展保障,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了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疾病结构的变化、医学摸式的转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县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医院的设施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仍需提高。

二是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卫生经费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卫生投入的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导致医院建设发展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工作不能很好开展。

三是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部分岗位的专业人员已出现断层现象,严重影响了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大。2007年以来,争取到了10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乡镇卫生院欠账达510万元;乡级财政拖欠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较多,达114.91万元;乡镇卫生院退休人员工资发放问题落实的不够到位,医院落实的难度加大。  

五是防病治病任务仍十分繁重。首先,一些急性传染病虽得到基本控制,但防治工作稍有松懈,某些传染病仍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同时,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存在有蔓延之势。其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都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也将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说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十二五”期间全县卫生事业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等为重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领会新医改的政策导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有效途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现代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从我县县情出发,以新一轮医改为主线,积极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健全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经费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全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卫生应急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落实疾病预防监测和防控措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2.到2015年具体目标:至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8‰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7.2‰;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98%、及时率达95%、准确率达95%以上,疫情报告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危害人群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覆盖率巩固并保持在99%以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70%以上;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监测分娩率达100%,新法接生率100%;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0%以上。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并保持90%以上,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知晓率城镇达90%以上,农村达70%以上,开展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管理率分别达到35%、50%、50%以上,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三)“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1.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省市下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明确医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并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认真贯彻新农合政策措施,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参合率,开展门诊统筹报销工作,扩大新农合参合人员受益面。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7月1日起,在全县政府举办的和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基本药物“三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四是推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全县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和实施“编制、人事、分配、服务、补偿、绩效”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建立符合全县实际的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新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六是认真学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验。根据国家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及时吸取全国、全省试点医院的改革经验,充分做好我县公立医院改革的准备工作。

2.加快步伐,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大卫生事业投入的机遇,全力争取卫生项目。利用五年的时间,到2015年,力争立项建设县急救中心综合楼,中医院住院部楼,县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楼,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综合楼,县卫生应急培训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农合服务中心和团结巷、南街、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金山、新天、南古、三堡、六坝、永固6个中心卫生院住院部综合楼、新建新天中心卫生院李寨分院、南古中心卫生院杨坊分院、六坝中心卫生院北滩分院门诊综合楼,扩建丰乐、民联乡卫生院住院部楼、新建16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切实改善我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紧张、群众就医环境落后的状况,为全县人民群众提高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3.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卫生工作。一是开展乡村卫生院所标准化建设活动。以卫生院所项目建设为契机,把房屋、设备、人才、管理、服务和院园文化等列入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乡村卫生院所标准化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乡村卫生院所。二是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按照“定位准确、功能完善、能力提高、服务规范、管理科学”的总体目标,对全县1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分院进行等级评审。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用五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00人次、30人次和750人次。四是完善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每所县级医院与3所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采取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医生水平。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五是研究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措施。总结一体化管理的经验教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稳定乡村医生的工作情绪,调动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继续加强卫生院“五制”改革工作,增强卫生院的工作活力。

4.转变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5.预防为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10年开始,按国家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村卫生室建设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等项目。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四减一免一卡通”和“济困病床”惠民政策。改善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十二五”期间在我县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与医疗急救网相互呼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对传染病疫情、急性食物中毒、突发饮用水事故、化学性中毒、射线泄漏等涉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迅速处理,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

6.依法行政,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成卫生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交接,逐步建立由卫生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强化卫生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7.拓宽思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把社区卫生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切实转变观念,真正把“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分解量化,落实定人定责措施,做到房屋、设备、人员、职责、制度和服务项目相配套,促使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科学化。一是采取多种筹资渠道,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二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模式由医疗模式向健康模式转变,把“六位一体”结合在一起,同加强、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发展。

8.继承传统,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县级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管理科,在门诊设中医科、中药房,在住院部设立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5%床位的中医科病房;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中医科、中药房,6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三级网络有中医的目标。二是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特色优势。县中医院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5%以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60%以上。重视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县中医医院建设省级以上重点中医药专科,鼓励县、乡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工作。三是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好在城镇医保中落实中医医院起付线在原基础上降低10%,报销比例提高10%的政策,继续研究城镇医保的中医药优惠政策。在新农合制度中,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将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原来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的基础上,报销比例再提高10%,起付线再降低10%。继续落实省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9条优惠政策,真正让患者得到实惠。

9.组织力量,全面抓好疾病预防控制。继续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强化对非典、鼠疫、霍乱、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警惕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传入和蔓延,健全疾病监测网络,加强重点疾病的监则,掌握疾病流行动态。坚决杜绝脊灰、白喉、麻风病等的发生;有效控制肝炎、痢疾、结核病等的发病;防止艾滋病、性病等疾病发生或控制在极低发病状态;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得到巩固;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职业病的防治。

10.坚持不懈,狠抓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职业道德、精神文明、行业作风与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卫生系统良好形象。强化教育,教育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自觉把个人利益和行业利益置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严格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热点问题,切实抓好卫生系统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此外,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新优化服务环境;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医院、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1.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建设项目。新建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一幢,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2500万元;新建县急救中心业务综合楼一幢,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计划投资750万元;新建县卫生监督业务综合楼一幢,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县卫生应急培训中心综合楼一幢,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县妇幼站住院部楼,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50万元;新建县卫生检验检测中心业务楼一幢,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县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楼一幢,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县团结巷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楼一幢,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由县政府谋划,卫生局督促建设。建成后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更好地为全县和周边县区的患者服务。

2.乡镇卫生院(分院)建设项目。新建1500平方米的六坝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楼、1500平方米的永固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楼、1500平方米的南古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楼、1500平方米的新天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1500平方米的三堡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1500平方米的金山卫生院门诊综合楼、1400平方米的丰乐卫生院住院部楼、1400平方米的民联卫生院住院部楼各一幢,计划总投资2950万元,新建新天中心卫生院李寨分院门诊综合楼1200平方米、南古中心卫生院杨坊分院住院部综合楼1000平方米、六坝中心卫生院北滩分院住院部综合楼1000平方米,计划投资800万元。以上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农村居民就医条件,提升乡级医疗服务能力。

3.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建设16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投资8万元,建设面积60-8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

(五)保障措施

1.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责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将农村卫生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政绩考核。

2.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和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重点卫生项目建设。

3.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增加对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建立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长机制,优化卫生投入方向和支出结构,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及重大疾病防治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补贴标准。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的卫生队伍。建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分级核定县、乡(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一至三年内按核定编制补足补齐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补员机制和补员监督机制。编制内人员工资列入财政全额预算,切实保障人员工资落实到位。

5.舆论宣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全县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以事实讲话,用典型引路,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加强行业管理,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