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纲要

民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索引号 620722023/2023-00039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发改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县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3-03-05 16:35:12 是否有效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全力推进“三个示范区(园)”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发展呈现出经济固稳向好、改革有序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3.68亿元,增长5.6%,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24.3亿元、15.74亿元、33.64亿元,增长6.1%、5.7%、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6亿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29亿元,增长7.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741元、16194元,增长4.2%、6.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稳经济政策落实有效全面承接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出台我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39条和接续政策22条,成立10个工作专班,督促各项政策措施惠企利民、落到实处。为各类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9700万元,办理缓税3033万元,减免税费3255万元。落实稳岗返还、留工培训、一次性扩岗补助468.97万元。减免房屋租金205万元。采取“季调度季评价”办法,加强日常经济运行调度,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工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紧盯支柱性企业拉动增长、成长性企业开足马力、季节性企业稳产达产,认真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纾企解困,切实优存量抓增量扩总量,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8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6.2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工业增加值10.74亿元。

——农业产业化程度稳步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10万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70.1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4.41吨;投资2.5亿元完成“3区3镇30村”乡村建设示范创建行动;投资1.07亿元,实施华瑞农业肉羊育种创新等5个畜牧业重点项目,畜禽饲养量达272.14万头只,同比增长25.3%,出栏量达122.8万头只,同比增长25.6%;新改扩建养殖小区17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4个,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58万亩,成功申报“金陇雪”牛羊肉、“华瑞牧场”纯牛奶等2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

——服务业融合化程度提质增效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69.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27.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12.6%。开展文化惠民及文化消费活动200多场次。三馆一站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全面完成水云乐家等6户企业入库纳统工作。奖补资金302.92万元支持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为陆通能源、新心乐、锦世化工、银河集团等企业争取各类资金97.5万元,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减负。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县实施的120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6亿元。已开复工114项,开复工率95%,湖北利众杂交油菜良种繁育中心、爱味客马铃薯全粉生产(二期)、锦拓生物10000吨糠醛5000吨香料、小堵麻水库、三墩滩光伏发电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地灾项目稳步实施。今年,全县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675户,项目总投资31.6亿元,争取国家及省上财政补助资金8.98亿元、贴息贷款4.34亿元。科学制定生态及地灾搬迁1+10政策性文件,形成“10+5+N”资金政策“支持包”,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县签订搬迁协议8675户,签订率100%;安置8675户,安置率100%。

——资金争取再创新高围绕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全力以赴开展项目申报争引工作;争取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7项,下达资金9456万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1项4.69亿元,生态地灾搬迁资金7.28亿元。全县实施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25项,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6.4亿元,同比增长38.73%。

改革成果全面深化

——重点改革持续深入全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国企改革等重点任务。30项国企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争引强科技奖补及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资金639万元,入库科技型企业46家。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6天,优良率90.1%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争引实施重点生态项目6项,完成营造林8.1万亩。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和三年行动,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7.87%,压缩承诺时限86.45%、平均减少跑动次数为0.06次、平均减材料为3.6份、事项办理环节平均减少为3个。“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办理群众来电办结率99.4%,好评率100%。年内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28户,同比增长13.6%。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24.5亿元,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基础设施、公建、生态地灾搬迁、房地产开发等32项项目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活动,推进“一带三区十节点”彩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乐民新城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乐民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客运枢纽中心、殡仪服务中心、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等项目已全部建成并运营;便民市场已完成二层钢柱架安装;文化村、乐民新城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道路工程改扩建、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二期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围绕“3区3镇30村”乡村建设规划布局,六坝、三堡、南古3镇1158户群众向集镇搬迁,形成以集镇带动多个村建设的“1+N”乡村联动建设模式。围绕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接续实施重点项目20项,民乐县集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聚力把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认真开展“十聚焦十到位”专项行动和防贫动态监测等工作。储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190个42070.9万元,纳入年度计划实施项目37个。下达有效衔接补助资金16817万元。为127户脱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20万元。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不断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就业创业水平再创新高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888人,完成率328.1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2人,完成率103.24%。创业担保贷款发放8202万元,职业技能培训4819人次。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

——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着力构建“1+12+N”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以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9%。推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建设,培训护理员122人。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覆盖率达100%。

——就学就医水平不断提升。落实各类补助37369人2042万元;落实春雷计划163人12.32万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083人2404万元。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100%、分类实施参保资助率100%。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586.6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6万余人。

虽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还不强,主要经济指标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二是产业链规模偏小。新能源、现代物流、绿色环保、会展产业等产业链均不能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局面,延链补链强链任务较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医药、装备制造建材及轻工等产业链相关企业投入研发不够,技术创新不足,基本属于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大部分作为原材料直接流向了市场,综合效益较低。三是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在建项目投资强度弱,建设周期长,效益不明显,带动性和支撑性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较少。四是社会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需不断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城镇失业率控制在计划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以内。为确保全面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中突破生态工业加快推进张掖愿景续航高性能碳纤维、锦拓生物10000吨糠醛等重点工业项目,实施数字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加快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努力打造精细化工、冶金建材、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力争维尔沃年产100t硼同位素、通试试剂等企业年内升规入库。加快生态工业园区“5G+智慧园区”项目实施进度,加大工业园区数字化、智慧化进程。加快建设三墩滩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争取顺化330kV变电站早日扩容改造。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34万吨以上。扎实推进“四好一还粮”现代设施示范农业项目及现代高科技智能化设施温室建设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现代设施戈壁农业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扁都口彩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童子寺石窟保护利用设施等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民乐古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六坝镇综合市场等市场和冷链物流项目。做大做强限上企业,力争新增限上企业入库3户以上。积极申报2023年促进现代流通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强力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以实施“1+10+X”政策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链长抓统筹、抓调度的高位推动优势和链主企业的“领头雁”引领作用,紧紧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完善“五专”工作方案和“两图四库”,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链主企业,通过强化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保障,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力构建具有民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强化项目拉动作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加快重大项目储备。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抢抓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一带一路”打造五个制高点、十大生态产业、中央及省市利好政策等机遇,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资源,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精心谋划储备争引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各专项项目库,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形成“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规划建设新局面。确保2023年重点项目储备动态保持在120项以上,力争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

——高效做好资金争严格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专项债券项目等政策的申报要求,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进行储备和申报,指导项目单位提高项目谋划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督促项目单位加大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项目支持范围。力争全年争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面提升招引成效。围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结合“三个示范区(园)”建设,招引储备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6项,10亿元以上3项,20亿元以上2项,30亿元以上1项。优化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确保引进项目全面落地实施。

(三)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实施生态地灾搬迁。以南丰镇、永固镇整镇整村搬迁为重点,及早启动谋划2023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整村搬迁工作。持续抓好集中安置点建设,实施县城、乐民新城、南古、新天集中安置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多渠道争取资金,积极争取产业、就业配套项目,抓好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和就业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切实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推进城区老旧道路、雨污管网改造等项目,精细化开展老城区修复改造,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园、民乐古城、西关综合市场等项目配套设施。持续深入开展“三大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零碳”城市创建。统筹规划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完善城市智能化管理功能。

——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结合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同步配套规划建设供暖、供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实施县城9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改造道路总长15.41公里。高质量完善老城区服务功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精细化开展老城区修复、改造、提升,加大管网改造力度,使城市功能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需要,为群众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

(四)坚持绿色生态优先,不断强化环境治理

——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改善、水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提升“三大行动”,深化工业、燃煤、交通运输、扬尘及其他污染物治理,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能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治理,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抓好重点河流污染防治。

——夯实生态环保基础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各类问题整改整治“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改成效不反弹;对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逐项盯办,限期销号。开展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监测;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任务;做好农田灌区和“千吨万人”监测任务。

——持续开展“零碳”城市创建。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科学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发展等工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构建低碳多元安全高效能源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减碳化零碳化,确保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幅度达到省市要求。

(五)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激发内生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18个评价指标为重点,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全市一流营商环境县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行政事项清单管理、“证照分离”改革等重点任务落实,深化投资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改革,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可办”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广“不来即享”,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农业种植全托管保底收益模式,加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运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步伐,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妥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参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完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推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不断探索融资新模式。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落实我县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各项措施办法,力争更多企业取得质量、绿色有机等各类认证。积极推动雪域祁连尽快完成外贸出口资质办理,指导爱味客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在满足内销市场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外贸业务。大力支持16家外贸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加大精准服务力度,推动菜源商贸、万德福、天润园尽快实现自营出口,不断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

(六)扎实办好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抓好政府为民所办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比重稳定;着力做好乐民新城搬迁群众就业工作,全面落实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做好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稳步提升特殊群体保障标准。

——夯实教育发展后劲。投资11906万元,新建工业园区第二幼儿园,新建南古镇幼儿园保教楼、六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各1幢,改造第三幼儿园、三堡寄宿制小学、南古寄宿制小学、丰乐镇张满小学、洪水镇城关幼儿园、新天镇韩营幼儿园。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谋划建设民乐县公共卫生服务综合体、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综合楼、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确保如期实施。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互联网+医保”服务。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不断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

(七)统筹推进发展安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平安民乐”建设,统筹抓好各领域稳定风险排查,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面落实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经济领域国家安全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推动平安民乐、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补贴等扶持政策,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持续改善粮油仓储设施条件,加大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力度。提高粮食储备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大市场粮源调度,充分保障城乡居民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