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53/2023-00120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财政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财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3-09-11 11:36:29 | 是否有效 | 是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财政收支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2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收支管理,全力保障“三保”支出,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着力深化财税改革、全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圆满完成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31074万元,占预算的93.46%,同比下降0.93%,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15585万元,占预算的97.41%,同比增长12.80%。其中:
增值税5049万元,占预算的63.75%,同比下降24.81%;
企业所得税797万元,占预算的79.70%,同比下降16.63%;
个人所得税320万元,占预算的114.29%,同比增长8.84%;
资源税50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3.79%;
城市维护建设税1028万元,占预算的93.45%,同比增长0.59%;
房产税556万元,占预算的111.20%,同比增长12.10%;
印花税380万元,占预算的95%,同比下降17.39%;
城镇土地使用税1252万元,占预算的113.82%,同比增长19.35%;
土地增值税2393万元,占预算的341.86%,同比增长489.41%;
车船税1422万元,占预算的109.38%,同比增长9.64%;
契税2216万元,占预算的201.45%,同比增长137.01%;
环境保护税122万元,占预算的81.33%,同比下降5.43%。
2.非税收入完成15489万元,占预算的89.79%,同比下降11.74%,其中:
专项收入1303万元,占预算的75.98%,同比下降21.79%;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942万元,占预算的136.28%,同比增长27.85%;
罚没收入1709万元,占预算的109.69%,同比下降4.15%;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190万元,占预算的74.02%,同比下降25.68%;
捐赠收入1200万元,主要为教育系统捐赠;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45万元,占预算的105.84%,同比下降32.5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3351万元、上年结余1508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0909万元,决算总收入370787万元。
支出:年初预算239355万元,预算执行中的上级补助、新增债券转贷收入等调整因素增支114281万元后,变动预算为353636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87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4.98%,同比增长47.49%。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593万元,占预算的98.69%,同比增长57.36%;
公共安全支出6480万元,占预算的95.99%,同比下降3.05%;
教育支出54998万元,占预算的97.73%,同比增长5.97%;
科学技术支出1978万元,占预算的95.14%,同比增长369.8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945万元,占预算的95.60%,同比增长83.6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414万元,占预算的84.96%,同比下降2.26%;
卫生健康支出12781万元,占预算的78.49%,同比下降21.53%;
节能环保支出5415万元,占预算的86.61%,同比下降23.44%;
城乡社区支出3457万元,占预算的99.63%,同比下降32.14%;
农林水支出62145万元,占预算的94.74%,同比增长0.04%;
交通运输支出7410万元,占预算的98.67%,同比增长61.37%;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74万元,占预算的90.63%,同比增长60.25%;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897万元,占预算的94.47%,同比增长1070.99%;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041万元,占预算的96.28%,同比增长753.73%;
住房保障支出12109万元,占预算的99.23%,同比增长66.79%;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50万元,占预算的64.78%,同比增长219.77%;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3950万元,占预算的99.71%,同比增长6598.37%;
其他支出4125万元,占预算的92.41%,同比增长1173.15%;
债务付息支出2792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6.87%;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83.33%;
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87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34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809万元,决算总支出353028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77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13045万元,占预算8700万元的149.94%,同比增长120.73%,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83万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449万元,占预算129%,同比增长126.27%;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735万元,占预算的245%,同比增长170.22%;
污水处理费收入261万元,占预算的87%,同比下降24.78%。
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417万元,同比增长110.5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045万元、上年结余200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6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3578万元,决算总收入69798万元。
支出:年初预算48700万元,预算执行中的上级补助、专项债券转贷、上年结余及超短收等调整因素增加11036万元后,变动预算为59736万元。当年决算支出5877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8.39%,同比增长7.31%,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360万元,占预算的85.92%,同比增长6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83万元,占预算的35.32%;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803万元,占预算的96.05%,同比增长369.59%;
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292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下降7.59%;
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48734万元,占预算的99.68%,同比增长1.50%;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501万元,占预算的50.25%,同比增长95.70%;
债务付息支出7945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8.54%;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8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7.41%;
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5877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决算总支出68838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余96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21664万元,占预算的87.77%,同比下降5.95%。分项目收入情况是: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040万元,占预算的78.32%,同比下降4.01%;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624万元,占预算的94.49%,同比下降7.06%;
支出:完成22957万元,占预算的97.67%,同比增长3.98%。分项目支出情况是: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082万元,占预算的95.48%,同比增长6.49%;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875万元,占预算的99.15%,同比增长2.41%;
平衡情况:当年收支结余-1293万元,上年滚存结余909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80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上年结余7万元,决算总收入1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7万元。
(五)政府综合债务情况
法定政府债务方面:2021年底政府债务余额为27603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7367万元,专项债务198670万元。2022年新增一般债券2090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3578万元,当年消化政府债务22809万元,年底政府债务余额为327715万元。债务构成:一般债务85467万元,其中清理甄别存量一般债务5514万元,转贷一般债券79953万元。专项债务242248万元,其中清理甄别存量专项债务233万元,转贷专项债券242015万元。
隐性债务方面:2021年底隐性债务余额164667万元,其中政府承诺偿还的债务151718万元,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12949万元。2022年消化隐性债务29149万元,隐性债务余额变动为135518万元,其中政府承诺偿还的债务123729万元,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11789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预算执行中年初安排预备费1200万元,调整用途用于疫情防控方面,其中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025万元,防控物资储备175万元。
(七)“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2年部门决算反映,县级“三公”经费支出580.48万元,比上年减支79.15万元,下降1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57.50万元,下降13.36%;公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22.98万元,增长42.12%。
二、重点支出安排和使用情况
2022年重点项目及重点支出208700万元,分别是:圣天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6000万元,国家储备林建设2000万元,中医院医疗救治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建设3400万元,幼儿园新建、扩建、迁建1500万元,小堵麻水库3000万元,水资源优化配置骨干灌溉水网800万元,苏油口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1000万元,中心城区排水工程1500万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500万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5500万元,六坝镇(重点镇)集中供热建设4500万元,祁连山浅山区水源涵养林保护民乐生态工业园区供水6000万元,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7200万元,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二期工程建设3000万元,生态工业园区银河路建设350万元,工业园区殡仪服务中心建设640万元,金山二号水库建设844万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专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219万元,公共实训200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2000万元,三堡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252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14164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817万元,退耕还林还草5755万元,村级公益设施共管共享916万元,风貌改造及卫生改厕1230万元,城市绿化工程建设620万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72886万元,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10万元,困难群众救助1309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6341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54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480万元,就业补助3127万元,城乡义务教育经费8048万元,农村危旧房改造6266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对照预算法、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全县税收收入占比为50.15%,虽居全市第一,但较全国【81.79%】低31.63个百分点,较全省【64.2%】低14.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出让收益等重点非税收入拉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2022年,全县财政自给率仅9.25%,较全省平均水平【21.3%】低12.05个百分点,较全市平均水平【16.1%】低6.8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长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而教育、科技支出、正常增人增资、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库款调度压力大,财政紧平衡状态将持续存在。三是债务化解压力较大。全县法定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尽管隐性债务逐年按计划化解,但化解额度远远小于新增债券额度,加之债务还本付息已到高峰期,且化债方式单一,受限于财力不足,年度化债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综合施策,稳妥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积极组织收入,抓好财源培植。加强部门间配合协作,认真研究国家重大政策取向,积极谋划储备优质项目,全力争取中央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支持。按照“围绕项目抓财源、围绕财源抓经济”的思路,推动全县收入规模合理增长、质量结构持续优化。加大与税务、执收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力度,强化收入趋势性分析研判,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项目监控,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依法依规、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财政收入量质同步增长。
(二)加大项目争引,助推经济持续增长。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及时跟进衔接,主动向上汇报,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紧盯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加大的利好政策,全力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提财政保障能力。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政策机遇,跟进做好项目筛选入库,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继续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我县经济建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努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重点支出,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大现代产业发展投入力度,稳步推进生态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全力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快支出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格执行“保基本民生和工资”专户专项调度、单独拨付、封闭运行要求,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保障全县财政平稳运行。坚持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目标,切实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认真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国有资产(资源),统筹上级转移支付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化解往来款项和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加强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收入管理,持续做大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努力在较短时间内降低全口径债务率。积极清理回收暂付款,全面落实债务化解方案,确保完成暂付款消化任务。
(五)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效益。全面推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科学设置部门和单位绩效目标,靠实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的主体责任,推动绩效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强化源头管控,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到预算管理中,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绩效评价奖惩制度。持续完善单位内控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运行行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财政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审视经济形势,积极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靠实责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请审查批准。
附件:民乐县2022年财政决算草案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