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基层政务公开>>救灾领域

民乐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报送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 工作情况的汇报

索引号 620722065/2023-00400 发文字号 民震指办字〔2023〕8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3-12-14 16:09:19 是否有效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根据《张掖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张抗指办发电〔2023〕7号)文件要求,结合近期周边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震情监测预报预警、指挥协调、预案修订、救援力量建设、物资储备、抢修保通保障、风险排查防范、社会动员等重点环节,督促、指导全县各有关单位全面开展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一是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2023年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着眼基础、注重建设、提升能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基固本,创新实践,狠抓落实,将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夯实工作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充实物资储备,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对县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实,明确和细化了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压实各方责任,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震灾害应对准备工作,协调好“防”“抗”“救”的责任链条,推动形成统一高效、协调顺畅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确保在断水、断电、断通信、断暖等极端条件下的抗震救灾能力。充实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人员力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与多震灾县情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三是持续推进地震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认真对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对甘肃省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检查反馈意见张掖市整改方案》要求,逐项进行地震应急准备自查和检查,同时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进行了督查检查。

二、进一步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一)健全完善地震预警监测设施。建成地震电磁波观测台、地震强震动台网各1个,对5个远程视频宏观观测点进行调整优化并进行维修和升级,建成宏观骨干观测点76个,建成并适时更新充实“三网一员”体系,县财政每年预算资金4万元用于支付远程宏观观测点和村级灾情信息员的通讯补助。

(二)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每年举办防震减灾“三网一员”骨干人员培训班1期,编印《民乐县地震宏观监测(灾情信息员)工作手册》,镇、村两级防震减灾工作人员能够主动并独立承担防震减灾宣传、灾情速报和宏观观测工作。充分应用张掖市地震监测台网、前兆观测台站及全县宏观观测点的作用,切实加强地震活动跟踪分析。严格执行地震速报操作规程,密切关注宏观异常现象,对各种地震前兆异常现象进行调查核实和跟踪分析,实行异常零报告制度,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做好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的震情跟踪工作。

(三)加强会商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县减灾委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会商分析研判,定期会商分析研判震情动态,严格执行震情值班值守、震情周、月会商、宏观异常零报告制度,加强与全市及邻近县区的联动会商,及时处理前兆资料和震情跟踪分析研判,落实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措施。

三、进一步完善预案机制

(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各级各部门密切合作、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机制。编制了《“十四五”民乐县防震减灾规划》,编印了《民乐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防震减灾救灾抓实“七进”落实“六有”提升“三个能力”的总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细化了工作措施。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体系。

(二)强化应急准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完善预案制度措施。按照《张掖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召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会议,组织开展应急资源调查,确定调查依据和工作程序、建立应急组织指挥机构、摸清自身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以及第一时间能够提供援助的外界应急资源、应急力量,分析应急资源满足性,编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邀请专家组织对辖区和行业领域自然灾害发生概率、灾害影响范围、评估风险范围、灾害损失、灾害风险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对事故灾难类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设定评估的目标、识别潜在风险、识别和分析控制措施、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二是修订完善了《民乐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民乐县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手册》等工作流程和制度措施,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以“ 县总指挥部+前方指挥部+若干个现场指挥所”为工作架构,以“1个指挥部+12个工作组”为实战化编组,调整优化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团体广泛参与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三是编制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县级专项预案63个,指导全县各镇和社区管委会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应急预案覆盖率达100%。四是强化预案演练拉动。为有效检验《民乐县地震应急预案》《民乐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的实用性、操作性,提升相关部门单位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组织、地震、公安、消防救援、卫建、交通、水务、教育等部门单位开展全县2023年度地震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桌面推演预演,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近期开展全县地震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桌面推演。按照省、市应急演练有关工作安排部署,组织各部门、各镇、社管委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达20余场次。

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一)防震减灾救灾基础能力不断增强。结合当前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特点,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的复杂情况,根据我县实际,参照《雅安市较大及以上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中计算需求人数方法,测算我县在不同地震烈度受灾区域救援需求人数。合理调配编制、科学设置部门并配备人员,加强防震减灾专业人才整合,重点解决防震减灾救灾专职工作队伍规模缩减、专业化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快速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灾害信息员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得到提高。

(二)强化救援队伍建设,综合救援能力不断提升投入49万,配备了生命探测仪、快速钢筋切断器等地震抢险救援物资12种74件套,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1支8人、志愿消防速报员82人、灾害信息员404人,配备卫星电话46部,落实了摩托车等基本装备。依托锦世化工建成半专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分队,兼职应急救援人员31人,配备了防护、救生、消防等装备物资。组建公安、卫建、交通、气象、通信、电力、水务、市政等行业抢险救援队伍各1支,落实救援人员620人,各镇组建镇级应急救援队伍10支317人,镇民兵救援分队10支450人,组建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伍10支233人,人武部民兵应急队伍1支120人,全县应急救援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加强物资装备储备。按照我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级响应级别要求测算我县需要物资数量,并制定物资储备采购计划,上报县委、县政府,申请逐年进行补充购置。2020年至今政府拨付231.5万元购置棉帐篷、铁锹、帐篷照明设备、贮水罐等抢险救灾物资,目前,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共储备帐篷、救援器材等应急救援装备物资41857件(套)。各镇分别设置救援物资储备库,面积不等,最小的15㎡,最大的50㎡,按救援实际储备一定数量的抗震救灾、个人防护装备等救援物资,各村也分别建立了物资储备点,确保在灾害发生初期能拿得出用得上。地震、气象、水务、交通、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都根据自己行业领域特点储备了相关专业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制定《民乐县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细则》,与6个国有投资公司、恒泰路桥等部门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建立全县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台账并定期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

六、进一步提高抢修保通管控能力

一是结合当前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特点,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的复杂情况,全面细化在综合协调、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交通管制、通讯电力抢修等方面的职责。根据《民乐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保证在“四断”(断水、断电、断通信、断暖)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准备,切实提高抗震救灾处置能力,制定了《交通运输及生命线抢修组实战化处置方案》《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工作方案》《灾情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方案》《社会治安维稳工作方案》,明确细化受灾区域交通、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抢修保通。根据方案要求制定灾区临时交通管制、绕行方案;抢修和维护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工作方案;救援队伍、设备和物资运送方案;灾情信息核定与报送方案;现场管控方案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措施方案。二是为切实加强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合力做好应急救援力量快速投运工作,全面整合现有的救援力量,建立统一、完善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体系,县减灾委办制定下发《民乐县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快速通行办法》和《民乐县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县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通道的畅通,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三是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县370MHZ应急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建立健全通信保障机制,提升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形成一体化通信指挥工作机制,确保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语音通信畅通、视频图像共享和指挥调度顺畅,我县计划2023年建设370M应急指挥窄带通信网设备、应急通信保障分队配套终端设备、应急通信配套卫星设备、应急指挥可视化调度平台等通信设施。

七、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一)强化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力度。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列入工程审批前置条件,近五年全县新建的建筑工程全部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批,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督查检查,每年随机抽取30%左右的建筑工程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确保新建工程均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持续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贯彻到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面实施新的抗震设防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了灾害风险的发生。联合县住建局、教育局等部门单位对全县范围内新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抗震设防执法检查4次,竣工验收2次。经全面检查验收,全县学校、医院等重点工程100%按提高一度的标准进行了抗震设防,新建的城镇住宅100%达到了标准设防,新建的公路、城市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100%达到了抗震设防标准。

(三)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制定《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民乐县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机制工作方案》,对全县范围内的59项重大工程、1项高层建筑、70项学校工程、15项医院工程和2016年以来新建的64项一般工程进行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核查检查,均符合国家抗震设计标准。对全县172个行政村的49164户房屋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房屋制定整改计划、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农村居住房屋安全。

(四)进一步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方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等文件要求,对城区12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改造,完善相应设施,合理划分出指挥管理区、人员生活区、物资供应区等功能区,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建设了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广播、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存放、应急物资供应、应急医疗救护、应急停车场、应急取水点、应急照明等应急配套设施及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应急标示牌等。各镇、社管委利用广场、学校操场、公共绿地等空旷场所建立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并制定人员撤离疏散方案,明确疏散路线和组织疏散责任人。共投入资金9.6万元,购置、更新应急设施20余件(套),制作标识标牌48块,最大限度发挥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

八、建立防震减灾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明确由县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承担县应急指挥中心职能职责,制定《民乐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成应急指挥室1处,配备架设短波信号车载电台1套、移动通讯终端10台、卫星电话1部。二是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充分利用“5·12”、“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场电子屏播放防震减灾警 示教育片和地震科普视频,广播电视播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避险救助技能公益宣传系列节目,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标语、条幅,设置宣传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现场救助演示、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救灾常识和技能,累计参加12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6万余册。三是完成省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自启动创建以来,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对接,对标各项创建指标,扎实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县应急、气象、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指导组全程参与创建,对标创建标准,健全防灾减灾治理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力量建设,完善预案加强演练,群众广泛参与,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现已完成金山社区、团结巷社区省级减灾示范社区的复核工作,进入评审阶段。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和“五个一”应急值班值守机制。利用小鱼易连在线视频调度系统,对各镇、重点企业值班值守、安全防范工作等情况进行不定时、多轮次调度,督促各镇、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做好重要时段应急值班值守和安全防范工作。

                        民乐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