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59/2022-00632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2-08-17 20:08:40 | 是否有效 | 是 |
尊敬的赵学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民乐县绿色有机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和相关政策,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充分利用我县气候冷凉的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按照绿色有机循环理念,聚焦我县现代种业、马铃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制定了《2022年民乐县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示范带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巩固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给安全。紧紧围绕“甘味”品牌创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不断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全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全县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0个,其中有机食品58个,绿色食品16个,无公害食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58万亩。依托全省“甘味”农产品品牌,加快培育一批“民字号”特色农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板蓝根之乡”、“民乐紫皮大蒜”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1.小麦产业。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切实稳定粮食生产,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各个环节的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新技术,实现节水50%、节肥20%、节种10%,大大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科技化、机械化水平,通过小麦种植连片农田建设、粮食功能区引导种植、作物轮作倒茬等措施,守好粮食安全的“责任田”、护好人民群众的“粮袋子”,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1.58万亩,其中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1万亩。
2.马铃薯产业。坚持把马铃薯作为战略主导型产业培育,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亮品牌,构建集种薯繁育、规模化种植、加工、储运、营销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集群。坚持以扩规模、攻单产、提效益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规范土地经营流转,大力实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工程”,引导农户、种植大户和企业连片种植马铃薯,主推大西洋为主的马铃薯加工薯,陇薯、冀张薯、荷兰薯、希森6号等马铃薯品种为辅助品种,推广马铃薯垄膜沟灌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等,采用“五统一”标准化栽培技术,统一脱毒良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机械耕作,全程智能机械化耕、种、防、收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落实大西洋、陇薯、西森、青薯等优势品种12.02万亩;建成马铃薯万亩示范种植基地3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24个,带动全县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
3.中药材产业。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药材资源丰富、产品品质优良等有利条件,扩大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模,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绿色生产基地,重点扶持做强做大板蓝根、做优做精黄芪、当归、甘草等大宗优势药材基地,全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重点从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工销售、科技创新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提高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水平,构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新型运行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中药材生产新格局,增加中药材本地消化能力,使中药材附加值增加,提升中药材档次,加速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移动喷灌、覆膜垄作、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今年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含套种),建成以黄芪、板蓝根为主的集中连片千亩以上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26个,全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
4.高原夏菜产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推广应用蔬菜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种植、绿色病虫害防控、药肥控量增效等技术,持续发展露地鲜食蔬菜、反季节蔬菜、加工蔬菜、制种蔬菜等四大优势蔬菜,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品质绿色化、加工精细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我县种植蔬菜11.08万亩,其中洋葱6.02万亩、大蒜1.48万亩、西蓝花1.65万亩、设施蔬菜0.07万亩、其他蔬菜1.8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鲜食蔬菜、加工蔬菜、制种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
最后,再一次对您提出的提案表示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