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620722053/2025-00109 | 发文字号 | 民财字〔2025〕56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财政局 |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财政局 |
| 生成日期 | 2025-10-21 10:22:48 | 是否有效 | 是 |
尊敬的杜涛、王登学委员:
你们在政协民乐县十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促进金融机构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43号)收悉,我局对你们的提案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金融工作取得了较好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我县已形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法定代表人银行、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多机构并存、各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作用。截止9月末,全县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4.98亿元,较年初增长8.89亿元,增长率9.91%;各项贷款余额126.40亿元,较年初增长8.12亿元,增长率3.20%;存贷比93.65%。
2025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民乐县财政局会同民乐金融监管支局和县发展和改革局成立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充分调动政府相关部门、各银行机构人力资源,积极推动协调机制落细落地,确保低成本信贷资金精准流向中小微企业洼地,用足用好金融资源,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金融“活水”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靠前谋划实施,推动机制落地见效。一是推动机制快速落地。牵头成立由12家政府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两个清单”要求,多次召开辖内碰头会、座谈交流会、银行机构动员部署会、现场推进会,扎实推进融资协调对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企业应推尽推、应贷尽贷;二是推动政策直达企业。全面梳理近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向辖内企业进行政策宣讲,组织银行机构开展小微信贷产品推介会,制作中小微企业信贷手册、宣传折页深入企业进行宣介。
(二)信息精准匹配,促进银企有效对接。一是强化融资信息匹配。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运用甘肃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扫码填报问卷,自动补充企业注册、经营信息,并将融资需求推送至意向银行进行对接,提升信息采集、分办、融资效率,累计在“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注册企业1055户,实名认证率100%,入驻金融机构7家,累计授信1673户,1914笔,18.36亿元;二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提取县域经营主体情况、资质状况、行政处罚信息,及时更新企业数据,确保融资两端信息畅通;三是严把企业融资质量。多次联合发改、银行机构、中小微企业经营主体召开民乐县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现场交流座谈会,解答企业融资困惑与问题,促成银行与企业现场达成授信协议,9月末全县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9.2亿元、同比增长9.3%。加大重点项目信贷支持力度,2024年以来各银行机构累计为15个重点项目投放贷款8.4亿元,今年9月末全县银行机构各类项目贷款余额28.5亿元、同比增长5.2%。
(三)创新信贷产品,拓宽多维融资渠道。一是探索新型抵押方式,解决融资难题。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抵押物不足问题,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订单、活畜、应收账款、收费权、农业设施产权等多种新型抵押方式,为县域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农商银行向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活畜抵押贷款1000万元,支持其饲养牛项目;向民乐县人民医院发放了收费权质押贷款1700万元,有效缓解了医院的资金压力。二是推出信用贷款产品,降低融资门槛。为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担保难题,农商银行推出了“惠企贷”等纯信用贷款产品,针对无抵押物但信用状况良好、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根据其实际用款需求发放信用贷款。三是融资环境优化升级,金融创新深入推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用贷款占比,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抵押难问题。民乐县园区水务公司积极与兰州银行张掖分行对接,成功办理全省首笔“水权贷”500万元。
(四)持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推动辖区银行机构LPR下行向贷款定价传导,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今年以来,普惠型中小微企业平均利率由原来的4.16%,较2024年下降1.2个百分点;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各项复工复产措施,引导民乐农信担保公司和民乐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将担保费率由1%调降至0.75%,并为我县交投公司、林草投公司、绿波生态有限公司、鸿远农林牧业等9户企业免除担保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最后,再一次对你们提出的提案表示感谢,并欢迎你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县金融工作,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