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45/2021-00230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13 16:00:55 | 是否有效 | 是 |
2021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总体情况
(一)持续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调优农业生产结构,坚守耕地红线,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对粮食安全、特色产业种植等农业重点工作任务计划进行了责任落实。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绿色化、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六化”模式,持续壮大“六大”特色产业,结合各镇实际,积极谋划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各镇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加快构建“一村一业”“连村成片”“跨镇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至目前,全县初步流转土地51万亩,落实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积极引导群众因时、因地制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抗旱作物种植面积,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减轻春灌压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民乐县坚持把发展戈壁农业、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产业区作为推进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的目标,积极引进海升集团,投资5.2亿元、占地500亩的第一座单体20万平方米的海升一期现代智能温室投入运行。2021年一季度,海升单体20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种植甜椒 8395 平方,方椒 4266 平方,黄瓜 7465.5 平方,藤枝番茄 21330平方,樱桃番茄90890平方,张掖超越单体2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种植樱桃番茄83613 平方,上报蔬菜产量1080吨。
(三)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按照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新要求,持续壮大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高原夏菜、设施果蔬、草畜等特色产业。近期,伴随着气温回升,农田积雪消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湿度,墒情较适宜,有利于春耕备耕工作。为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县农资部门持续加大农资储备供应力度,及早研判农资市场需求,强化农资调度,督促农资经营企业加紧筹备调运农用物资,准确掌握全县化肥、农药、农膜、种子调运量,确保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严把进入关、储存关和销售关,确保农民群众春耕生产中“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药”。积极做好春季旱情监测,开展土壤墒情检测,指导我县海拔2100米以下墒情中、轻度干旱的镇村,及早镇压耕地,防止跑墒,引发重度干旱。
(四)畜牧业发展形势整体较好。坚持“草畜并重,以草带畜”,稳步扩大优质苜蓿、燕麦等饲草种植面积,扶持发展饲草料加工,加快肉羊、奶肉牛、生猪和蛋肉鸡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养殖场(户)扩大饲养规模,继续加大现有养殖小区(场)投畜力度。一季度大牲畜中牛存栏6.32万头、出栏0.5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76%、44.24%;猪存栏12.32万头、出栏7.1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7.78%、5.96%;羊存栏34.19万只、出栏8.9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77%、8.84%,牛奶产量0.57万吨,同比增长0.54万吨。
(五)全力做好农业防灾减灾。针对开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情况,县农技中心与气象部门沟通,积极做好春季旱情监测,开展土壤墒情检测,指导我县海拔2100米以下墒情中、轻度干旱的镇村,及早镇压耕地,防止跑墒,引发重度干旱;指导海拔2100米以上农田墒情适宜的镇村,在解冻后及时镇压,确保春耕春播。同时,积极做好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提升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
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矛盾仍然突出。虽然我县以海升集团和文德兰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但对全县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土地流转虽已成为种植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但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较低,受市场影响,结构调整不尽科学合理。
二是现代农业建设资金短缺,农业技术指导相对滞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高、资金投入大,加之成本回收周期长,见效缓慢,经营主体资金紧缺,筹资困难,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而且现代农业大多采用高新技术高端设备,但我县农业技术部门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发展现代农业知识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需求。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在渠系配套及水利设施方面基础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春耕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示范县项目,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显现。多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在家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员,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素质劳动力的不停外出在-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产业化调整的进程。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项目争引力度,加大对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县内加工、营销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座谈、研讨,加强沟通对接,稳步扩大订单种植面积,保障种植户收益的稳定性;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解决部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关注旱情动态,全面落实各项防旱抗旱措施。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农业气象的短、中、长期预测预报。要超前进行预警预报,并提早作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三)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让农民自愿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或以其它的形式组织农民自主自愿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比家庭经菅更高形式、更大规模的农场化经营模式,能够跨组、跨村或跨乡镇联合。合作社要吸纳更多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入股,在不停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吸纳跟多的农牧民就地务工,处理合作社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的现实问题,进而带动更多的农牧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