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工作报告

在民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20722087/2018-44148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党建伟
生成日期 2017-02-21 16:18:04 是否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

——在民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民乐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学勇

二O一三年一月七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2年政府工作简要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跨越为总基调,充分激发和调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抓转型促跨越、抓落实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工业向生态循环工业、同质化城市向高原生态特色城市转型,积极实施生态保护、项目带动、工业提质、农民增收、土地增效、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开发、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十大工程”,全力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县、生态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建设,全面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趋向逐渐明晰、发展速度稳中趋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有力、社会保障显著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着眼于赶超跨越、争先进位,坚持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在发挥自身特色上下功夫,在挖掘比较优势上做文章,在彰显后发优势上求创新,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可实现生产总值32.4亿元,增长13.8%,其中一产11.2亿元,增长6.2%;二产11.7亿元,增长20.3%;三产9.5亿元,增长14.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增长4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5300万元、11816万元,增长30.3%2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055元增加到12713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03元增加到6345元,增长15.3%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狠抓争引,加快建设,全年开工各类重点项目90项,其中投资上亿元12项、千万元以上68项。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11.6亿元,同比增长16.5%。县城西区综合治理、扁都口景区建设、2万吨中药饮片加工、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重点县、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农村道路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优化发展环境,广开招商渠道,成功引进招商项目24项,到位资金17.7亿元,同比增长121%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眼于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积极顺应产业发展需要,将生态工业园区结构布局调整为“一区四园”,加快建设中药材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园,园区功能定位、结构布局更加符合民乐实际和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开工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完善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坚持新上项目和改造提升并重,1万头数字化奶牛循环养殖、40万平方米彩钢夹芯板综合生产、2000吨金属锶、1万吨万寿菊加工、4万立方米泡沫混凝土保温板、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技术改造、粉丝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甘肃天聚30兆瓦、锦世化工9兆瓦等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建续建小微企业24户,完成投资1.15亿元。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GDP能耗下降3.5%,完成铬渣无害化处置任务。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30%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着眼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县委、县政府出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1号文件和土地整理、中药材产业发展等8个配套意见,制定奖补政策,加强扶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制种和新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占总播面积的62.9%,获得“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坚持现代设施农业沿主要通道布局,沿国道227线、干山路、南和路打造“三个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沿洪平路打造肉羊养殖示范长廊,新建日光温室2420座、食用菌大棚547座、标准化养殖小区44个,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新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花卉蔬菜种子种苗繁育、北方春油菜育种试验“三个中心”,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整理土地4万亩、流转15.2万亩。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加强技能培训,输转劳动力 8万人,创收10.3亿元。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四化”示范村10个,完成5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810座户用沼气池建设和1000座卫生改厕任务,建成通乡公路26公里、通村道路168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水闸除险加固、大堵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北防护林、保护性耕作、农村人饮安全等工程顺利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县104个单位、3268名干部职工与55个贫困村、4189户贫困户结对联系,围绕思想引导、政策宣讲、产业培育、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帮扶工作,联系村组、农户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明显提升,帮扶工作成效初显。

——高原生态城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着眼于宜居宜游宜学,围绕拓展空间、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紧扣“三区”做文章,高原生态城市特色不断彰显。西区治理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人文理念,围绕“一园、一寺、一河”,全力推进以园林景观为重点的滨河景观带和以民乐公园扩建为重点的园林区建设,新的城市景观区和休闲娱乐区逐渐形成。城北新区突出生态、宜居功能定位,启动生态园建设,完成解放北路续建及滨河路、乐民路人行道建设工程,开工建设解放北路延伸段、金山路、临松路,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老城区突出商贸、文化功能定位,出台规范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新建续建商品房39万平方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房1447080平方米、公租房604080平方米、经适房26222270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20万元,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持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旅游产业破题起步,高原生态品牌影响力明显扩大。着眼于培育县域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积极融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局,坚持抓规划、建景区、办节会“三步走”,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高标准打造精品景区,高品位举办特色节会,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高原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力推进扁都口景区建设,完成国际自驾游营地一期、接待中心、观景平台、烽火台建设和石灰窑河道整治,设计制作大地艺术,开工建设滑雪场,完善道路、厕所、停车场、游览标识等基础设施,景区品位明显提升。借助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首次途经民乐,借船出海、广泛宣传、办节造势,编创《走进民乐》主题歌曲,成功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民乐站)、“金色田园·魅力民乐”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增长155%277%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凝聚。着眼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省市县为民所办实事全面落实。新建改建校舍3.94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考录取率达95.76%。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医院、新天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和20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保障。统筹构建城乡社保体系,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5%,发放养老金817万元,受益群众2.48万人。文化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进展有序,“户户通”工程顺利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完成主体工程,赵思温艺术馆、河西解放纪念馆建成开放。院地院企科技合作成效显著,被确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省第一批知识产权试点县。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政策外生育专项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5‰。强化低保动态管理,提标提补全面完成,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分别由151元、72元提高到189元和89元。殡仪服务中心、避难场所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就业3939人,其中高校毕业生政策性就业32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亿元。强化公共财政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落实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资金5.6亿元,支持城镇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亿元。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金融机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全年贷款余额20.5亿元,增长26.6%。创新社会管理,公安、司法、信访、应急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社会网格化管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健全完善专业调解组织和四级联动矛盾排查网络,大力开展“普法百日行”、“法律进万家”等活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重大信访问题维稳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下访活动,建成信访接待中心,信访形势不断好转。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组建成立县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和14个专业分队,公共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63件人大代表建议办结55件、办复8件,61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结53件、办复8件。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机关效能风暴”行动,全面清理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土地交易、政府投资、国资运营等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审计、统计、物价、商务、粮食、供销、地震、扶残助残、民族宗教、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税务、电力、工商、质监、气象、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省市驻民单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总结过去的一年,在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变化加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实属不易。这是县委把握大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衷共济、团结奋进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民官兵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民乐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的工作实践,也使我们有了一些深切体会和启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一是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首要性和长期性任务。只有全县上下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才会有对转型跨越的大认识、建设“三县”的大行动。我们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但发展的过程需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只有同心同向同力,才能确保实现转型跨越。对民乐而言,解放思想无止境、观念更新更迫切。二是要把转型跨越、争先进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度量衡和标尺。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要求比,我们的差距非常大、压力非常大,只有敢于正视差距、直面落后,才能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后发赶超,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前进,确保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目标。三是要把建设“三县”作为全县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取得的各项成效充分证明,“三县”建设符合民乐实际、符合十八大精神和省市总体要求,是建设和谐民乐的总蓝图,全县各项工作必须以此为统揽,干群一心,聚集发力,奋力拼搏,每年实实在在地干成几件看得见、有实效的工作,积少成多,推动“三县”建设目标早日实现。四是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助推器。民乐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只有牢固树立项目工作首位意识,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努力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才能以项目的大聚集促进投资的大增长、以投资的大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五是要把政策推动、示范引领作为调动、激发广大群众求发展、快发展主动性的有效途径。群众是奇迹的创造者,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他们最有发言权,只有我们把政策导向制定好,各项工作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加强技术指导、市场服务,先行一步做好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工作,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真正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六是要把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唯一要求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我们民乐而言,这个要求更为紧迫。面对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面对我们与省市和兄弟县区发展的差距、面对24万人民的期望,我们没有理由四平八稳、没有理由按部就班、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只有牢固树立只争朝夕、跨越赶超、真抓实干、快步跟进的思想,“干”字当头、“实”字为本,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开创民乐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年来,政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率先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和全县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三次产业结构还需不断优化;新上重大项目少,特别是产业性重大项目接续不足,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还不明显;传统农业比重仍然较大,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受资金制约,部分工程进展缓慢,高原生态特色还没有充分彰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竞争力和影响力还需不断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仍很艰巨,发展环境尚需不断优化;个别领域转型跨越的势头不够强劲,部分干部思想观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部分群众因循守旧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3年政府工作

2013年,是我们落实“十二五”规划任务、全力推进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8年我县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必须高于全国3.892.19个百分点,保持 11.38%9.37%的增长幅度,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差距,自加压力,全力赶超跨越。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意见等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利好政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八个发展取向”和“十大重点行动”、《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省级层面发展政策的全面实施,张掖市整体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范围等历史机遇,都为我们转型跨越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时不我待,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坚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积极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和有利条件,用足用活各种政策和有利机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转型跨越总基调,紧紧围绕“三县”建设,继续实施“十大工程”,着力打造一个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扁都口、圣天寺两大景区,推进西区二期、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提升高原生态县城建设三项重点工程,培育国道227线、干山路、南和路和洪平路四条“三农”工作示范长廊,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集中优势上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力量惠民生,努力开创多极支撑、板块推进、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5%20%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工作首要地位,强化转型跨越发展支撑

坚持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项目谋划争引、落地开工和建设管理,以项目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1. 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深入研究国家政策信息和投资动向,紧抓省上实施“3341”项目工程机遇,积极寻找项目、谋划项目,努力将每一项支持政策细化为申报争取的具体项目规划和可研报告、转化为落地生根的建设项目。重点围绕建设高原生态文明县,谋划争取一批生态保护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旅游产业开发等项目;围绕建设生态工业强县,谋划争取一批园区基础设施、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谋划争取一批优势产业培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扶贫开发及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项目;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谋划争取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生保障等社会事业项目。适时筛选、动态储备,不断充实项目库。强化科学论证,积极汇报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扶持层面和计划盘子。

2. 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30项重点项目和工作为支撑,努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新突破。农业农村方面,重点抓好25万亩马铃薯、20万亩中药材种植,新建1200亩日光温室、500座沿山食用菌大棚、40个养殖小区,流转土地20万亩、整理土地4万亩、重点水利工程、新农村建设等9项重点项目;工业方面,重点抓好园区基础设施、核心区建设、江苏新能源产业园、张掖农友化工建设、中药材加工、电石生产等6项重点项目;城建方面,重点抓好城北新区、西区建设二期、四星级酒店及城市综合体、火车站场及民火公路、13项公建工程等5项重点项目;旅游开发方面,重点抓好扁都口、圣天寺旅游区4A级景区创建,重点旅游文化节会举办,南丰炒面庄专业旅游村和农家乐建设等3项重点项目和工作;民生事业方面,重点抓好“名师名校”、“名医名科”、乡村文化阵地、100公里农村道路硬化、5000户危旧房改造、1.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区供水扩建等7个方面的重点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这些是今年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力推进,抓好落实。积极推进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治理、祁连山浅山区贫困片带扶贫开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城区集中供热二期、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基地、新区新建高中、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简化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工作机制,加大跟踪落实、服务、监管力度,确保各类项目顺利实施。

3. 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突出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切实做好项目库建设,精心策划包装,主动出击推介,借助“民企陇上行”、“兰洽会”等活动,重点做好生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资金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签约资金的到位率和项目建设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二)突出扩容提质增效,强力推进生态工业强县建设

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基地”,不断扩张工业经济规模。

1. 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打造全市产值千亿级生态工业园区和全省一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总体要求,修编完善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各产业园详细规划,重点抓好核心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合市上做好张掖至扁都口高速公路新建、六东路改造和园区至张掖机场道路建设工作,改善入园条件,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集中力量建设融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先行发展区,使之成为带动整个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区。严格企业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入园建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构建企业内部、产业之间、园区范围不同层面的循环体系,提升园区循环发展水平。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开展企业债券融资,广泛吸引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园中园”等经营模式,提高园区吸引力和整体投资强度,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持滨河、银河、锦世、富源、新金威等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大、产品品质好、发展前景广的优势,积极争引和储备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的加工项目,支持神威药业、陇金油脂等企业新上精深加工线,确保爱味客满负荷生产,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强预测分析,强化服务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促其扩大产能、提高产量和效益,扶持更多的小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

3. 大力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抢抓省上加快河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和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全力推进投资7.8亿元的华电集团59兆瓦、4亿元的甘肃天聚30兆瓦、4亿元的保利协鑫30兆瓦和1.3亿元的锦世化工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力争投资6000万元的志达公司3万吨彩钢钢构系列产品、3600万元的鸿庆建材400万平方米PVC扣板和6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等项目建成投产。

(三)突出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继续配套完善符合全县实际的扶持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中药材、马铃薯、特色制种、养殖小区等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以规模化布局做大基地、以标准化生产创优品牌、以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着力打造薯药大县、草畜大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县,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1.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力争中药材、马铃薯、制种和新兴特色产业占到总播面积的68%以上。紧抓全省扶持发展10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机遇,将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首位产业重点培育,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建成中药材集散交易中心,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知名度,使之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走“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经营路子,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力争马铃薯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建成2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着力打造薯药大县。紧抓全省打造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特色瓜菜制种基地和全市建设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机遇,将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马铃薯、油菜、油葵等特色制种业,严格种子企业准入、退出制度,规范经营秩序,促进制种基地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申报认定,巩固提升紫皮大蒜等特色优势产品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县。

2. 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紧抓我县被列入全省重点扶持发展50个牛羊产业大县政策机遇,突出“扩量、提质、增效、安全”,加快洪平路肉羊养殖示范长廊建设,培育知名品牌,辐射带动沿山区标准化舍饲养殖步伐,扶持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0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村5个、规模养殖户3000户。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黄贮、氨化技术,积极实施整乡整村秸秆转化利用试点工程,力争秸秆综合加工利用率达到55%以上。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加快肉羊、生猪、奶肉牛和蛋肉鸡四大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形成养殖重点突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草畜大县。

3.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整理,规范完善土地流转程序,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加强扶持引导,继续对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连片规模种植基地优先安排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精心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三个中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肉羊产业大县、大堵麻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洪水河治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积极争取童子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等重点项目。巩固提升已建“四化”示范村建设水平,新建“四化”示范村10个,加大村容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4.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国道227线、南和路、干山路和洪平路为重点,规划实施优势特色种植、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小区、土地整理流转和特色集镇、新农村建设等综合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三农”工作示范长廊,引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紧抓全省重点建设5大蔬菜产业基地、培育4010万亩以上规模蔬菜产业大县、创建5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政策机遇,以品种改良、质量提升、规模扩张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果蔬日光温室、工厂化育苗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新建日光温室1200亩、食用菌大棚500座,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7.5万亩,积极新建蔬菜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力争进入全省重点扶持范围。加大管灌、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保护性耕作等高效节水技术和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力度,扎实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 强力推进扶贫开发。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加大全县55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积极试验示范新品种,在沿山贫困村推广中药材、食用菌、饲草等特色产业,在沿滩贫困村推广中药材、马铃薯、旱地谷子、枸杞、万寿菊等特色产业,力争贫困片带特色种植业占到总播面积的4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积极推广种草养畜,力争实现贫困村“户均一座温室大棚、一座养殖棚圈,人均一亩药、一亩草”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推广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下杂粮种植、林下养殖等技术,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培植脱贫增收新亮点。

6.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全面整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开展设施果蔬、马铃薯、中药材、双孢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本土种养能手、科技明白人和特色产业发展实用人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聘请专业科技人员对已建成和新建的设施农业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建得起、种得好、效益高。按照地方产业吸纳、向外技能输出双向流动思路,强化服务,拓宽渠道,力争输转劳动力8万人以上,创收11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新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个,扶持成立马铃薯、制种等产业行业协会和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突出开发改造提升,加快高原生态县城建设

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协调推进新区开发、西区建设二期工程和老城区改造提升,彰显生态、文化、宜居宜游宜学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持续推进高原生态县城建设。

1. 全力推进新区开发。以城市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加快生态保育区、生态度假区和娱乐健身区建设,完成生态景观绿化、广场、园路、人工湖及水系工程,开工建设四星级酒店、城市综合体,增加绿色元素,提升生态品质。积极争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新建项目,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解放北路延伸段、金山路、临松路、同心路和同乐路,开工建设民火公路,拉伸新区路网框架;新建北城幼儿园及中医院、农机服务、司法援助、公安技侦业务综合楼等重点公建工程,不断完善新区综合服务功能。

2. 积极推进西区建设二期工程。完善园林区、圣天寺文化旅游区、商业区和滨河景观带“三区一带”规划,实施西区建设二期工程。加大力度,做好农修厂、铬盐厂、粉丝厂拆迁工作。开工建设圣天文化广场,加快圣天寺文化旅游区建设进程,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汇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造洪水河景观桥,整治洪水河河道,延伸滨河景观带,进一步完善园林景观工程,使各景观节点融为一体、凸显特色。

3. 加快老城区改造。坚持原则、规范程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提高群众居住水平,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完成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和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城市供水扩建工程,配套完善公厕、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盘活资本、积极招商,加快建设专业批发市场,规范城市经营秩序。见缝插绿,扩大绿化面积。深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4. 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修编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各功能区及细部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提升水平。严格用地制度,科学储备土地,盘活土地资源,增强城市基础建设能力。积极顺应中央战略部署,把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农村群众进城置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镇化进程。突出精细化、规范化、人文化管理,推行数字化城管模式,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突出建设服务管理,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品牌

围绕建景区、拓内容、办节会、提质量、创品牌“五个着力点”,抓好食、住、行、游、购、娱、建、管“八个环节”,努力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和效益。

1. 加快推进景区建设。修编完善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扁都口、圣天寺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好扁都口石灰窑河延伸段、商业饮食街等重点片区创意策划工作。加快扁都口景区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完成滑雪场、游客服务中心、接待中心续建任务,开工建设国际自驾游营地二期工程,精心设计制作大地艺术,配套完善道路、绿化、观景平台、登山步道、供电供水、餐饮住宿、加油站、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推进接待景点规划迁建,不断提升景区公共服务能力;科学设计景区出入口、游览线路和节点,积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增强景区吸引力,着力打造错季旅游精品景区、通道旅游重要驿站、新兴自驾游重要营地和户外运动重要基地。加快推进圣天寺文化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旅游新节点。积极做好扁都口国家户外登山运动基地和扁都口、圣天寺旅游区4A级景区创建申报工作。立足休闲度假定位,加强宣传推介,积极招商引资,择机开发建设海潮湖景区。

2.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旅游交通导游标识、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产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引导扶持扁都口景区周边村庄农户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旅游村和农家乐,增加旅游收入。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商品网络营销,推行宾馆饭店网络预订等信息服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接待行为,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3.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络,借助省内外旅游节会和文化经贸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开展宣传推介。实施一个咨询服务台、一张旅游指南卡、一个宣传网页、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旅游形象塑造“四个一”工程,广泛宣传推介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强与周边市县和山丹马场交流合作,联合发展区域旅游,实现客源互动、利益共享。精心策划包装,举办扁都口滑雪节、群众登山健身、山地自行车赛、婚纱摄影等特色旅游文化节会活动,以节造势,聚集人气,扩大影响。

4.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尝试重点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或经营权整体转让,通过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景区建设、开发旅游项目,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纵深拓展石灰窑河道游览观光区域,深度开发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培育新型休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以扁都口景区为主的区域性特色文化,精心编排演艺节目,编辑出版文化旅游丛书,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制定景区管理办法,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全面实行宾馆饭店、农家乐、旅行社质量标准化等级评定管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六)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民生均等化和发展普惠化,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争取国家普通高中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丰乐寄宿制、六坝寄宿制学生宿舍楼及实验中学、三中教师周转宿舍和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完成三中、四中和南丰、顺化寄宿制小学餐厅及教师培训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东圃幼儿园续建工程建设任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名师名校”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同步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 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计生服务站业务综合楼,完成六坝中心卫生院、南古中心卫生院杨坊分院业务用房和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实施“名医名科”建设工程,着力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和控制政策外生育行动,积极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

3.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紧抓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机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力争河西解放纪念馆、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圣天寺文化产业园、“三馆”等文化产业项目申报立项,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社区和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质量,支持民间文艺社团发展,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院地院企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4.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加强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做好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就业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完善防灾减灾和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加快福利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5.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社会管理先进村、先进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加强公安、司法、应急工作,纵深推进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标兵乡镇创建活动,构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把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和道德水平作为“六五”普法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积案活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学校、交通、消防、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水源地保护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边界维稳,维护睦邻友好关系。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富民与强县相统一,心系百姓,为民担当,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10件实事:(1)新建幼儿园2所,学生宿舍、餐厅、实训楼1.8万平方米;(2)新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2.3万平方米、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0所,为6所乡镇卫生院配备“120”急救车;(3)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标准10个百分点,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整理土地40000亩;(5)改造六东路,硬化通村道路100公里;(6)解决1.8万农村人口、2000名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7)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完成卫生改厕2000座;(8)新建廉租房1648200平方米、公租房845900平方米,为2000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9)实施城区供水扩建工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10)引导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政策性就业200人,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县委“三提三创”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以更实的作风、更新的举措、更大的作为,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1.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推动发展的创造力。把加快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提标、提效、提能”作为促进政府工作的措施和手段,把“创先、创新、创优”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聚焦“三大”转型,聚力“三县”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眼界,凡是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大胆尝试,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大胆借鉴,凡是不利于发展的条条框框都大胆突破,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做到困难再多推动“三大”转型的信念不动摇、压力再大推动跨越发展的意志不减弱,真正把开拓创新的勇气与务实科学的方法融为一体,努力营造目标同向、干群同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2. 坚持依法行政,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示栏、电子屏幕、勤廉度评价等信息平台,落实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形式,充实公开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舆论引导,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广泛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阳光透明政府。

3. 坚持求真务实,增强狠抓落实的执行力。扎实推进“效能风暴”行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不落实、慢落实、假落实和低水平落实等失职渎职行为,着力打造敢于担当、能打善拼、务实苦干、引领群众致富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强化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和目标责任考核,推行目标任务、工作标准、责任主体“清单式”督查,严格落实交办、督办、查办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把力量集中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满足群众需求、创优发展环境和服务市场主体上,让“我来落实”、“马上落实”、“不折不扣落实”成为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建设勤政高效干部队伍。

4. 坚持从严治政,增强勤政廉政的公信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审计监督和行政问责制度,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提升政府廉政建设水平。坚持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注重对权力运行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实事办理、指标完成等全局性工作督查督办力度,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压缩行政开支,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保障改善民生最迫切的事情上、用到推动跨越发展最急需的地方上。

各位代表!推进民乐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是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抢抓一切机遇,凝聚一切力量,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努力谱写民乐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