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部门文件

民乐县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5年下半年“三北”工程种苗、稻草等治沙物资供需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620722028/2025-0017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林草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林草局
生成日期 2025-08-18 17:30:53 是否有效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种苗司关于开展2025年下半年“三北”工程种苗、稻草等治沙物资供需情况调度的函》文件要求,现对我县2025年下半年“三北”工程种苗、稻草等治沙物资供需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北”工程项目情况

根据中央财政“三北”工程建设下达的任务计划,我县计划于2025年针对“三北”工程区实施中央财政“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和中央财政“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其中“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计划实施退化林修复2.01万亩,中幼林抚育3.15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3.72万亩;“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计划开展沙化土地新造林管护1.145万亩;甘肃省张掖市三北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民乐县)计划造林1.66万亩;民乐县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幼林抚育5.12万亩,退化林修复3.25万亩。目前,我局已完成“三北”工程造林树种505万株,待完成107万株。可供2025年下半年“三北”工程造林树种有白榆、山杏、青海云杉、樟子松等,共计约102万株。可供2026年“三北”工程造林树种白榆、山杏、青海云杉、樟子松等,共计约83万株。

二、种苗供需情况

按照2025年我县拟实施项目造林需求,各类项目供需苗木约780.5万株。根据目前我局对我县苗木市场苗木储备情况摸底调查,我县可供下半年造林各类苗木共计约102万株,其中可供项目使用白榆17万株,山杏1.2万株,青海云杉14.1万株、樟子松7.2万株、祁连圆柏3.1万株、青杨13万株、油松15.87万株、文冠果30万株。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三北”工程苗木供给情况调查发现,我县苗木供需结构性不平衡。随着近几年我县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林业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我县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发现我县苗木生产种类较为集中,部分苗木产能过剩,其主要以樟子松、云杉、油松为主,涉及“三北”工程造林的柠条、白榆、毛条等造林树种缺口较大。

四、措施与建议

一是以国有场、站、圃为主,辐射带动全县种苗产业。面对种苗市场“千帆竞发”的局面,国有场、站、圃要依靠自身的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龙头”示范带头作用,与粗放型生产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是强化执法监督。深入贯彻《种子法》,严格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管理、发放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和舆论监督,严禁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林木种苗。建立县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队伍,配备设备,培训人员,层层把好质量监督检验关,杜绝假冒伪劣种苗用于造林绿化。

三是继续加强种‎苗信息管理工作,以信‎息引导市场,制定科学‎规划,提前安排年度计‎划,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努力提供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减少种‎苗生产供应的经济损失‎。加强造林部门和种‎苗管理部门的协调,造‎林规划早制定,任务早‎下达,种苗早准备,通‎过调控和信息引导,保‎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同‎时,根据林业建设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需求,开展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