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策解读

《民乐县关于进一步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助推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22059/2020-00150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0-04-01 09:50:00 是否有效


政策文件链接:民乐县关于进一步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20年3月31日,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民乐县关于进一步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助推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若干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当前牛肉产品价格一路看涨,且我县饲草料资源丰富,养牛前景广阔,但牛养殖周期较长、前期投资成本大,急需出台支持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根据《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张掖市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民乐县牛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4年)》,为把我县牛产业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首位产业”,将“甘牛”打造成优质地方品种,结合全县牛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

二、《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那些举措

1.积极争取秸秆饲料化利用、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养殖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同时实施好中央财政补短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项目,带动加快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以西门塔尔牛为主,扎实推进冻配改良,所需冻精按每头能繁母牛15元标准统一采购,其中:14元为肉牛冻精采购费用,1元为肉牛冻精采购、储存、保管等业务费用。

3.支持引导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院地合作,强化对肉牛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力度。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支持。

4.扶持引导加快良种基础母牛种群繁育。择优确定养殖“甘牛”良种基础母牛10头以上的大户共50户给予重点扶持,每年每头良种基础母牛补贴500元。选择100头以上繁育场3个给予重点扶持,每年每头良种基础母牛补贴500元。

5.以“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共同协作模式(简称“政银保企模式”),推行“繁育贷”(对繁育母牛养殖户贷款)和“育肥贷”(对育肥肉牛养殖户贷款),解决肉牛养殖农户融资抵押不足的问题。以引进“第三方管控+银行贷款”的模式(简称“管控模式”),解决屠宰加工企业抵押不足的问题。

6.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引导有养牛意愿相对贫困户发展适度规模养牛。

7.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牛屠宰加工企业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贴息,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扩大生产。以年屠宰加工5000头牛奖补50万元为起点,每增加3000头增加奖补50万元。由企业申报贷款贴息,通过核定验收后,按照市级补助20%、县级配套80%的比例累计计算奖补资金。

8.按照中央、省级出台的农业保险政策,落实牛保险补贴资金。从2020年起,将省级补贴品种的保费分摊比例统一设置为:贫困户除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外,剩余资金由县财政补贴50%,贫困户自缴10%;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非贫困户等投保主体除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外,剩余资金由县财政补贴40%,自缴20%的比例分摊保费。

9.鼓励创建标准化示范场,当年创建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申请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县财政配套10万元。

10.落实牛养殖场及市场、加工企业设施用地。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规划,积极落实牛养殖和屠宰加工、交易市场所需土地,为牛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在符合环保要求和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条件下,可鼓励农民利用农村废旧住宅院落适度养殖肉牛。

11.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自愿参与、合作互助、责权清晰、行业自律、自建自营、自主发展”的原则,组建“甘牛产业联盟”,吸纳饲草企业、规模牛场、合作社、养牛户、屠宰加工型企业入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润反哺、互利共赢、抵御风险、组团发展,进一步提高牛产业发展规模化、组织化、效益化程度。

12.扶持华瑞、金阳光企业做大做强。对牛产业龙头企业按照加工销售业绩及纳税情况、养殖规模、出栏数量、带动能力,对专业合作社按照带动贫困户数量、规范化运营水平和经营效益,每年进行综合评价,适当进行奖励。

1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整体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行业排位靠前的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探索“轻资产招商”模式,对引进的牛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一事一议”,给予补助奖励。

14.全力推进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对肉(奶)牛电子身份、饲养防疫、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运营销售、筹资融资等多方面、全过程精准化管理,实现“互联网+畜牧业”,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切实加强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加快兽医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提高疫病诊断检测整体水平。加强动物检疫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充实力量,保障经费,确保从养殖到屠宰环节免疫、消毒、隔离、检疫、检测等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统一、规范、到位。

三、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若干政策措施》

为确保《若干政策措施》取得实效,从3个方面贯彻落实。一是靠实责任在文件发布的同时,就将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到各镇和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压实责任。对牛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对未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各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二是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解读扶持牛产业发展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三是抓好落实。制定出台考核奖励办法,对牛产业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以及各镇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奖励,根据年底考核情况对付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