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策解读

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22023/2021-00180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发改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1-03-19 09:05:46 是否有效

政策文件链接: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民乐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019户3985人,全部在生态工业园区新建“圆梦苑”小区集中安置。在搬迁任务完成后,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项目7个,产业发展项目4个,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人数达到2135人,办理安置住房不动产证1019户。继续完善“圆梦苑”社区管理机制,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圆梦苑”集中安置区为重点,重点实施民乐县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理实一体楼、园区学校校门及周边绿化、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门诊附属楼、养老服务中心、生态工业园区殡仪服务中心、民乐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便民综合市场、生态工业园区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进一步配套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服务搬迁群众,又服务周边群众,确保搬迁群众享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普遍的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持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体系。民乐县立足县域实际,充分利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大,地质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强、便捷便利的交通优势,结合安置区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2021年重点实施张掖超越现代高科技智能化设施温室二期、民乐县现代高科技智能化设施温室项目(海升三期)、春禾国际农业科技园项目(一期)、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千卉智能温室扶贫车间项目,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搬迁劳动力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三)持续提升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质量。依托全县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和劳务带头人和劳务品牌、劳务基地带动输转效应,输转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1500人以上;广泛开展建筑领域工种、特色种养殖、小区物业管理、水暖维修工等适合易地搬迁群众自身条件和园区企业发展所需工种培训,计划培训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劳动力120以上人;依托2021年生态宜居搬迁工程、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滨河酒文化产业园、海升二三期等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与海升、甘建投等企业对接沟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务工信息,同园区企业协作不定期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计划安置易地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500人以上;立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实际,积极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零输转就业脱贫户家庭成员和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并参照城镇公益性岗位进行管理;对易地搬迁贫困户中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进行摸底,并安排有意愿青年到县域内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并给予1000元/月就业见习补贴。完善到户就业产业台账和定期跟踪调度机制,巩固和提升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质量,实现就业扶持系统化、体系化。

(四)持续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完善安置区后续发展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圆梦苑”小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等机构职能作用,扎实做好社区管理、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把安置点社区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坚强堡垒。充分发挥“自治强基”作用,依托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开展安置点社区民主协商活动,鼓励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完善物业管理,构建安置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选配60名楼栋负责人,做到事事有人管。

(五)持续提升搬迁安置区社会融入水平。通过举办“话变化、唱幸福、颂党恩”文艺演出、开展地域文化及馆藏文物展览、赠送适用图书和图书借阅卡、义诊、三下乡、健康巡讲等活动推动搬迁群众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习惯融入、社会融入,让安置区群众从心理上、情感上相互认同,形成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