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59/2021-00833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1-05-24 10:37:27 | 是否有效 | 是 |
政策文件链接:民乐县建立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
为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民乐县建立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现就《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背景
“十三五”期间,全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初步形成了以戈壁农业为引领,“六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2020年,全县落实中药材31万亩、马铃薯21万亩、高原夏菜10万亩,发展优质牧草15.55万亩,生产食用菌0.4万吨,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0.8万头、7.15万头、83.5万只、135万只,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民合作社275家,家庭农场11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7%以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县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省市县“三农”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系统观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挖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做大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竞争力强的乡村产业新发展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食用菌、优质林果、饲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绿色健康养殖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强,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产业强镇;创响一批特色乡村产业品牌,新增“甘味”品牌4个;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
四、工作重点
(一)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按照“巩固主导产业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区域、挖掘现代产业特色”的要求,重点对我县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蔬菜、现代种业、奶牛肉牛、生猪、肉羊、饲草、休闲农业、农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12个区域特色产业进行规划布局,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二)主攻规模聚集,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平台。以打造现代设施戈壁农业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以强链延链补链为抓手,逐步打造中药材、设施蔬菜、马铃薯产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实时高效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
(三)强化联农带农,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经营主体向优势产区、生态工业园区集中,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突出绿色优质,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强化要素集合,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打造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人才、科技等要素向乡村产业集聚,不断扩大农产品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助推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成立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责领导小组,推进全县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计划实施。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计划,落实各项任务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实施一批驱动引领力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重大现代农业产业投资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全县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四是严格绩效考核。将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体系,从严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