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策解读

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22087/2025-0012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5-08-20 15:05:49 是否有效

一、文件起草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村地区对支付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当前我县农村支付环境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支付设施不完善、服务不便捷等情况较为突出,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县域经济的开放发展,境外来民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其支付难题也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文件出台目的

本工作方案的出台致力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让农村居民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各类支付服务,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重点解决境外来民人员在农村地区的支付难题,为他们在当地的消费、生活等提供便利,进一步优化县域营商环境。通过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开放与增长。

三、文件重要举措

1.工作目标: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财政引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惠农利民”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

2.重点任务优化服务点融合布局,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纳入县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资金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优先支持范围,通过设立专项补贴的方式,强化财政政策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点的布局,提高服务覆盖面。

推动银行卡支付升级,促进村务党建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多功能综合站点,在提供支付服务的基础上,赋能村务服务,嵌入党建功能,实现支付服务与村务、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同时,提升服务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服务有序开展。

聚力重点场景建设,提升涉外支付便利化水平:明确重点场景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快推进支付设备软硬件的改造与布放工作,提高外卡受理率,优化境外来民人员的服务体验,满足其在农村地区的支付需求。

3.保障措施:为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建立了定期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服务点和商户的业务合规性检查,保障支付服务的安全与高效运行,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文件注意事项

部门协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共享信息,共同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资金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严禁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

风险防控:在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对支付服务点和商户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确保支付服务安全可靠。

宣传引导:加大对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村居民和境外来民人员宣传新的支付方式和服务内容,提高他们对支付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关键词解释

农村支付环境:指农村地区为满足经济活动和生活消费需求而提供的支付服务设施、支付结算工具以及相关支付服务的总和,包括支付服务点布局、支付设备配置、支付业务种类等方面。

财政引导: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补贴、奖励等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的发展。

部门协同:各相关部门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中,打破部门壁垒,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涉外支付便利化:指通过优化支付设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为境外来民人员在农村地区的支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降低支付门槛,提高支付成功率,提升境外来民人员的支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