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府文件>>按公文种类分类>>民政办发

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民乐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20722087/2022-00027 发文字号 民政办发〔2022〕12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2-03-30 10:00:24 是否有效

政策解读链接:民乐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起草说明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及省市驻民有关单位:

《民乐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立即组织实施。

                            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3日

民乐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

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全流程、扁平化、一体化水平,在总结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县生活物资生产、储备、供应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按照“商业储备为主、政府储备兜底,本地物资为主、外调物资补充”的原则,集成管理扁平化、储备多元化、供给科学化、社区网格化、消费信息化、配送精准化等生活物资保障各环节要素,加快构建应急状态下统一调度、反应迅速、责任明确、多方联动、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生活物资保障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保障全县人民生活必需品10天以上需求为目标,确定生活物资储备、供应、配送等骨干市场经营主体,落实粮、油、肉、

菜等生活必需品日常商业储备;做好生活物资轮换、补库等政府储备工作,筑牢应急“兜底”保障防线。实行“三定、六联、二简”供配机制,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全县居民生活物资储备充分、供应有序、价格平稳、配送及时、精准到户。

    三、工作措施及响应步骤

(一)快速反应调度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供销联社、邮政公司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县应急生活物资保障组(见附件1)。在统一调度下,迅速响应,各司其职,协调推进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扎实、顺利、高效开展。

    2.构建供配机制。实行“三定、六联、二简”供应、配送机制。“三定”:定供应配送主体,县生活物资应急保供企业、配送企业分别为新乐超市、荣昌超市、万隆超市、裕泰超市、心联超市、客都超市、炯新超市、海天易购超市、邮政物流;定保供车辆、定保供人员,其中为新乐超市车辆5辆、上岗100人;荣昌超市车辆2辆、上岗20人;万隆超市车辆1辆、上岗10人;裕泰超市车辆1辆、上岗20人;心联超市车辆1辆、上岗20人;客都超市车辆1辆、上岗20人;炯新超市车辆1辆、上岗10人;海天易购超市车辆1辆、上岗10人;邮政物流车辆5辆、上岗20人。按照一人一证、一车一证发放通行证,严格闭环管理。“六联”:即“生产基地+农贸市场+配送企业+邮政物流+镇村社区+居民住户”六方无缝联接。“二简”:即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为主,简化供应配送商品品种、简化供应商品套餐。

    3.创新保供模式。根据应急管控要求,坚持“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为主体、重点商超正常经营为补充的保供模式。封控区采取线上下单、无接触式配送,通过德利思中央厨房、“浪民乐城”、新乐多点、荣昌嗖嗖线下配送人员将生活物资配送到封控社区和单位,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配送到户。管控区、防范区每户家庭在确定的小区周边超市每三天购买一次生活物资。农村居民采取“内部调配+定点配送”模式,由辖区内粮油经销企业、农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供应;不足部分通过县、镇、村三级自下而上汇总需求、自上而下配送物资方式进行保供(见附件2)。

    4.完善运行机制。根据县委、县政府应急处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召开调度会议,确定保供模式,下达各成员单位工作指令。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5小时内,商务部门完成保供人员工作证核发,依据商务部门提供的名单,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运输车辆通行证核发,制定分区划片保供配送方案。立即组织保供企业调拨、配供物资,简化供应商品品种后分拣、打包成1-2个套餐,分区就近配送,充实社区服务人员(党员先锋队、志愿者等),精准配送到户。同步开展本地农畜产品生产供应调度、生活物资价格日监测报告、市场监督规范、捐赠物资接收发放、特困人员保障、舆论宣传引导、舆情监测应对等相关工作。通过线上平台、社区微信群、发放爱心卡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反馈供应配送企业,不断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根据政府指令,适时投放应急生活物资。依据应急处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保供方式。

    (二)多元储备保供

    5.加大商业储备。按照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量保障辖区居民10天以上生活需求的要求,县商务局负责落实全县生活必需品商业储备任务。其中,新乐超市储备米面15吨、油4.6吨、肉3.73吨、蔬菜2.8吨、方便面3800袋、一次性餐盒3万个;荣昌超市储备米面7吨、油0.15吨、肉15.4吨、蔬菜1.9吨、方便面1600袋、一次性餐盒1万个;万隆超市储备米面3.7吨、油1.7吨、方便面360袋、一次性餐盒5000个;裕泰超市储备米面15.9吨、油1.12吨、肉0.04吨、蔬菜2.33吨、方便面4190袋、一次性餐盒5000个;心联超市储备米面5.2吨、油0.5吨、肉0.22吨、蔬菜5.92吨、方便面14330袋、一次性餐盒5000个;客都超市储备米面13吨、油0.9吨、蔬菜2.9吨、方便面700袋、一次性餐盒5000个;炯新超市储备米面4.17吨、油0.55吨、肉0.4吨、蔬菜2.6吨、方便面1150袋、一次性餐盒3000个;海天易购超市储备米面1.05吨、油0.55吨、蔬菜2.6吨、方便面880袋、一次性餐盒3000个。

应急处置期间,德利思中央厨房日供应大米15吨、面粉48吨、食用油19吨、肉类17吨、蔬菜440吨。

  6.严格政府储备。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及时做好生活物资轮

换、补库工作,完成县政府储备应急成品粮661.3吨(其中大米30吨,面粉631.3吨)、食用油140吨、冬春蔬菜330吨、肉类15吨,原粮1.05万吨,做好应急投放准备。财政部门加大生活物资储备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应急储备保障能力,筑牢应急“兜底”保障防线。   

7.加强行业储备。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负责本行业系统内部自产物资生产、库存、销售等情况的调查摸底,及时将商品库存等信息推送给保供企业,指导保供企业加大本地农产品采购供应力度,组织做好生猪生产,化解农畜产品滞销难题。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组织三叶、兴百康源等医药企业,开展应急处置期间药品营销配送活动。工信部门负责组织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做好电、气供应和线上缴费,组织煤炭经销企业做好采购、储备、供应工作。

    (三)高效调运配送

    8.畅通运输通道。县交通运输局根据应急生活物资保障组指令,会同县公安局迅速明确全县统一的通行管理措施,第一时间核发县内通用的车辆通行证(其中:新乐超市5个、荣昌超市2个、万隆超市1个、裕泰超市1个、心联超市1个、客都超市1个、炯新超市1个、海天易购超市1个、邮政物流5个),各镇执行统一通行政策,畅通各镇之间生活物资“绿色通道”。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和县外有关单位,确保外来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建立应急生活物资运输车辆储备库,分类储备一批冷链物流车辆、大型货车、厢式车,保障应急运输需求。

    9.完善同城配送。邮政公司负责落实同城配送车辆5辆以上、配送人员20人以上;德利思中央厨房落实配送车辆3辆以上、配送人员10人以上;“浪民乐城”落实配送车辆2辆以上、配送人员5人以上。同时,及时补充到线下配送主体企业,人员闭环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快速配送。

10.储备保供志愿者。团县委负责落实全县生活物资保供志愿者召集、分配工作,建立不少于150人的应急生活物资保供志愿者储备库,重点用于生活物资分拣、包装和社区生活必需品配送、捐赠物资装卸等。   

11.保障困难群众。民政部门负责做好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因应急处置造成的封控人员、滞留隔离人员管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实行应急处置期间特困人员(含滞留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保障政府“兜底”机制。加大社会捐赠补链工作力度,为困难群众募集更多的资金和物资,捐赠款物除应急处置统一调度使用外,重点用于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方面。

(四)规范市场秩序

    12.严格市场整治。发改部门负责做好生活必需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落实应急处置期间

生活物资市场检查整治工作,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派员驻点进行监督,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按照应急管控要求,禁止未经允许私自营业、跨县区经销生活物资,切实规范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生活物资价格平稳运行。

13.积极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信息发布和社会舆情快速响应机制,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及时发布生活物资生产、储备、供应、流通、价格等信息和市场保供工作动态,公布捐赠物资分配使用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活物资保障的信心。

14.果断处置舆情。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网络舆情监测,严厉查处制作、散布、传播虚假市场信息的不法行为,及时澄清网络谣言,消除不良影响,营造正面、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保障能力。把应急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推进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实现县域扁平化一体融合管理。要加大生活物资日常储备、保供主体企业培育、产供销链条建设、本土化电商平台建设、保供车辆人员储备、同城物流体系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期间的生活物资保障供应能力。

   (二)靠前谋划准备,快速应急反应。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制定应急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落实好生活物资储备、企业、车辆、人员、监测、监管等各环节工作任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靠前做好物资保障准备工作。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保供部门职责,及早储备落实,密切监测防范,快速响应启动,确保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迅速启动。

    (三)统一指挥调度,密切配合协作。要强化大局意识,全面落实统一指挥调度,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制度,做到全县上下一盘棋、步调一致,在物资调度使用、运输配送环节不得随意设置其他条件,坚决杜绝生活物资调配运输中出现“梗、阻、堵”等不良现象。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包挂新乐超市、荣昌超市等保供企业服务制度,组建工作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商务部门要及时收集保供企业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统一向保供组组长汇报,统一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具体问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分工不分家,紧密配合、互援互助,凝聚工作合力,严防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等问题的发生,确保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实行保供日调度、勤会商、严督查制度,及时梳理解决存在问题和短板,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升保供工作质效。

    (四)严格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实行纪委监委跟踪督查、督查力量驻点督导、生活物资保障组内部检查三方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对保障工作的督导检查,推动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促进保障工作持续改进提升。严格督导问效,对行动迅速、履职尽责、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设置障碍、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因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不到位,引发民心不稳、社会动荡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附件:1.民乐县应急生活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及职责

       2.突发事件全流程扁平化一体处置应急生活物资保障流程图

附件1

民乐县应急生活物资保障组

成员单位及职责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和生活物资保障实际,成立民乐县应急生活物资保障组。   

一、组织机构

组  长:梁  诚  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副组长:吕希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金融办主任

何怀亮  县商务局局长

成  员:展存福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网信办主任

赵生贵  县发改局局长

赵培超  县工信局局长

王建学  县财政局局长

姚英善  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王连才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志彪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杨  鹏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  金  县民政局局长

李少珍  县供销联社主任

谢亚茹  团县委副书记

任  波  邮政公司副总经理

樊  钊  南丰镇镇长

曹天星  永固镇镇长

陈建生  洪水镇镇长

陶得东  民联镇镇长

王秉林  三堡镇镇长

朱兴国  六坝镇镇长

马龙清  顺化镇镇长

张重英  丰乐镇镇长

杨海涛  新天镇镇长

陈学福  南古镇镇长

姚天涛  社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协调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全县生活物资保障工作;负责提出完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的策略、措施和建议;承担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单位职责分工

(一)县委宣传部:负责建立生活物资保障信息发布和社会舆情快速响应机制,适时发布工作动态,强化舆论引导,及时回应市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网络舆情监测,会同公安部门严厉查处制作、散布、传播虚假市场信息的违法行为,及时澄清网络谣言,消除不良影响。

(二)发改局:负责做好全县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负责做好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及帐篷、棉被、棉衣、折叠床、炉子等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工作。

(三)工信局: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企业做好帐篷、棉被、棉衣、折叠床、炉子等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工作及煤、电、气供应保障工作。

    (四)财政局:负责做好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临时救助等资金保障工作。

(五)公安局:会同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运输管控工作;负责网络舆情监测,严厉查处制作、散布、传播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

(六)民政局:负责发起社会慈善公益募捐活动,接受和发放捐赠物资;负责做好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因应急处置造成的封控人员、滞留隔离人员管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对因突发事件影响,导致生活存在突出困难的群众提供临时救助。

(七)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本地自产农畜产品生产、储备、供应,组织、协调相关企业加大本地自产农产品收储、供应力度,及时化解农产品滞销难题。

(八)商务局:负责组织协调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石油公司等重点保供企业做好应急期间米、面、油、肉、蛋、菜、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的采购、储备、调拨和供应保障工作。

(九)交通运输局:负责提出应急期间全县统一的通行管理

要求,核发车辆通行证,确保县域内生活物资及农畜产品运输畅通;负责协调上级部门和县外有关单位,保障外调生活物资运输畅通;负责组织协调重点企业分类储备一批冷链物流车辆、大型货车、厢式车、小货车,建立完善应急生活物资运输车辆储备库,有效保障应急生活物资运输车辆需求。

(十)市场监管局:负责组织协调重点药品经销企业保障应急期间居民购药需求;负责做好食品安全、商品质量、价格等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确保生活物资价格平稳;负责做好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生产、流通、仓储等全行业、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管控工作;负责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消杀,从源头上消除疫病传播隐患,确保应急期间重点保供市场正常运行。

(十一)供销联社:负责做好本行业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化肥等农资的储备、调拨和供应。

(十二)团县委:负责建立志愿者储备库,重点用于生活物资分拣、包装和社区生活必需品配送、捐赠物资装卸等,确保应急时刻保供人员充足。

(十三)邮政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同城配送主体企业做好应急期间生活物资配送、人员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快速、精准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