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府文件>>按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620722063/2025-00223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
生成日期 2025-07-29 10:00:00 是否有效

2025年,民乐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一屏三地”目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1+5”专项治理行动,全力做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上半年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坚持常态长效,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常态化监管、动态性修复”要求,突出“矿、电、人、火”四个关键,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修复,不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成果。定期对12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加强祁连山保护区外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扎实开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2次、“守护2025”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专项检查1次,祁连山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2024年度全省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在全市涉及考核的四县区中排名第一。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紧盯10项未完成整改的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严格按照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切实加快推动问题整改。针对已完成整改的8项问题和9件群众举报件办理情况及时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改成效,确保整改成效不反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节点,常态化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暗察暗访并公开曝光生态环境问题27项,已完成整改15项,正在整改12项。

(三)坚持源头管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加大在用锅炉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全县13台燃煤锅炉、4台生物质锅炉淘汰改造和第二热源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推动老旧货运车辆淘汰报废,累计报废国三货车33辆、国四货车44辆。加强秸秆、农膜等禁烧管控力度,扎实开展扬尘污染管控,全面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尘抑尘措施,认真落实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截至目前,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我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4%,同比增长1.2%。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大涉水企业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和集中整治,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 ,地表水省控断面双树寺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城区供水总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目标;49个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均达标。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整治,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项目,加快实施南古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加强危险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和耕地安全利用率均稳定保持在100%。

(四)坚持从严从实,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开展排污许可“大起底、大排查、大提升”工作,排查排污许可重点企业13家、简化管理企业18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环保执法“红黄蓝绿”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深入推行“专人、专责、专企业”工作模式,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3起。做实做细环境监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共受理办结群众环境信访案件27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按计划高质量开展例行监测和专项监测,全县生态环境监测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上半年,全县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核与辐射事故。

(五)坚持协同增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替代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建立重点项目专人专责专项目“环保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大力推行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协调帮办”工作模式,严格落实“两专三减三个一”环评审批服务机制,着力打造“环评办事不求人”名片,共受理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项,指导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6项。认真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细落实,编制完成《民乐县2023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持续推进民乐工业园区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全县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个别企业环保守法观念淡薄,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规范,运行维护不到位,超标排污问题极易发生。

(二)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日常运维管理不够规范,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和针对性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科学打好生态保护系统战。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定期对12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回头看”,加强祁连山保护区外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确保旧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发生。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扎实开展“守护2025”祁连山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格落实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断巩固拓展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成效,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二)狠抓问题整改,全力打好整改整治阵地战。聚焦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未完成整改的10项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督查调度,狠抓整改落实,确保9项问题年内完成整改验收销号、1项问题高质量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紧盯已完成整改的8项反馈问题和9件群众举报件,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改整治成效。全力做好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保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务。

(三)靶向聚焦发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加快实施县第二热源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细化落实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扬尘管控、尾气达标、油品提质、面源严管等措施,确保全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控制在43微克/立方米以内,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4%以上。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监管,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切实保障水生态安全。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控耕地、在产企业、化工园区等新增污染,加强危险废物和新污染物监管,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四)强化工作举措,坚决打好环境安全保卫战。加强固定污染源全过程管理,强化排污单位排污行为综合许可管理。坚持依法监管、依法治污,严格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检查,认真落实环保执法“红黄蓝绿”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服务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驻厂看、专业查、在线控、随机测监管,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管效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

(五)突出生态优先,助力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替代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把好关、守好门,确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扎实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效能,着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争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规范使用资金,加大绿色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项目支撑。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