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24/2018-00013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科技局 | |
公开形式 | 责任部门 | ||
生成日期 | 2018-01-23 10:36:29 | 是否有效 |
县科技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和县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向社会公开2017年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及收费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本报告信息数据统计期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一、概述
2017年,我局更新完善了《民乐县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积极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维护、更新和报送工作;认真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按规范编制并及时报送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按分工负责,办公室组织、协调,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开展《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组织全局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公开条例》的学习。
(二)规范内容,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全面整理政务公开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政务公开内容。对外公开的主要内容有:科技局的行政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和联系方式;科技政策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县域科技发展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其它与科技行政管理相关的事项。
(三)创新方式,丰富政务公开有效形式。我局按照《条例》规定通过文件、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了信息公开,积极上报工作动态信息200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本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条。
(二)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机构职能类1条,包括了局机关主要职能、内设机构和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等信息;政策法规类9条,包括业务范围的各类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信息;政务动态类信息46条。
(三)主要公开形式:民乐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民乐县科技管理网、《新民乐》等报刊媒体统一公开发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我局未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
四、咨询受理情况
2017年我局共受理业务咨询280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7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诉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没有收费及减免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信息更新不够及时。
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政务公开停滞在一般工作要求上,缺乏创新性和有效性。
(二)改进措施
一要提高信息公开数量。尽可能将不具保密性质的政策文件和工作动态信息向社会公开。
二要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确保政府信息及时有效公开。
八、2018年信息公开工作思路
2018年,我县科技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是推进双创示范工作。以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双创示范园区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紧盯双创示范目标,全面完成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培育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交易额四项科技指标,力争实现三年翻番目标。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明专利倍增、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企业“五大科技创新计划”,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和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建设运营水平,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年内新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高新技术企业3个以上、科技创新型企业4个以上。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知识产权阳光工程,力争申请专利600件以上,授权专利130件以上,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3件以上,培育专利大户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5家以上。设立知识产权维护援助工作站,强化专利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促进专利推广使用。扶持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和培训,重点对小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着力抓好有效发明专利跟进服务。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完成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3.5亿元。落实省、市、县专利补助奖励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
四是加大项目资金和研发投入。积极指导企业谋划申报各类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争取项目5项以上,积极争取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完成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以上。
五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贯彻落实省市支持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争取最大额度享受省市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市场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转化,培育生成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落实成果转化措施,力争新转化应用各类科技成果15项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
六是创新科技人才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拓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渠道,建立政企联动、院地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配合生态工业园区实施人才特区和智慧园区建设,建成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科技园民乐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