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新天镇地处民乐县西部,东与丰乐乡接壤,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南古镇接壤,北与甘州区相连。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纵坡大,沟壑多,平均海拔2862米。镇政府驻地韩营村,距县城23公里;辖区东西距离7公里,南北距离35公里,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6265户26560人;耕地面积11.9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山旱地3.9万亩,人均4.4亩。全年农业产业增加值8234万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10元,增加8.7%;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3860万元,增长11.7%。
【现代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完成钱寨、马均、王什、太平、上姚、下姚等村高标准土地整理项目1.81万亩;投资1018万元新建李寨、王什、马均等村水肥一体化项目5处;投资43万元改建钱寨、许沙、马庄、山寨移民点、吕庄等村人饮管网26.5公里,完成新天堡村主干道、李寨主干道、干山路韩营段铺油罩面工程5.8公里。坚持绿色发展、质量提升,依托汇丰种业、欣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种植中药材2.8万亩、马铃薯1.5万亩、高原夏菜0.2万亩、优质饲草3.4万亩,建成王什、吴油、上姚、下姚等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韩营、许沙、上姚等村马铃薯规模种植基地4个。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新建养殖小区1个,改良提升2个。强化全产业链“短板”打造,建成集镇畜禽交易市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三寨文化陈列室、杏元乡村记忆馆、上姚万源共享农庄、特色商贸集镇等旅游资源,建成集农耕体验、游览乡村文化、农产品乐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园。
【乡村振兴】 整村推进上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改造特色庭院275户,建成美丽庭院38户,改建厕所195户。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建成万源共享农庄,打造集农耕体验、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共享农家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投资175万元实施民南路周陆村至小堵麻河段310亩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栽植大林带2公里、乔灌木5.18万株,补植补栽各村主干道交通林带830亩。扎实开展农村厕所、垃圾、风貌改造“三大革命”,投资215.75万元改造三格化粪池式水冲厕所455户、公厕16座。积极开展“三清一改”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投资125万元建成太平、吴油、马均等清洁村庄7个。采取定岗位定设施定制度“三定”措施,成立镇村专责领导小组,确定保洁员113名,配备垃圾斗(箱)2390个、手推式垃圾保洁车120辆、垃圾清运机械车7辆,制定《新天镇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新天镇清洁村庄创建方案》《新天镇保洁员管理制度》等长效机制6项。大力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把生态宜居搬迁作为稳定脱贫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广泛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动员开发区搬迁户1125户,实现高新、林荫等整组搬迁8个。积极推进各级河长日常巡查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水资源污染防治,完成小堵麻河道治理工程10.5公里,实现河畅、水清、天蓝、景美的目标。
【脱贫攻坚】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整改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15条、国家脱贫攻坚考核反馈问题40条、省脱贫攻坚考核反馈问题5条。重点落实135户“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完成贫困户“三化”工程3户3374平方米,发放2018年资产收益分红9.76万元、2019年资产收益分红18.26万元。落实0.6兆瓦、20兆瓦光伏扶贫带动97户30.43万元,生态收益28户11.8万元。深入开展脱贫攻坚“3+1”冲刺清零专项行动,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到户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回头看”,维修改造危旧房30户,其中贫困户3户,拆除易地搬迁户空置房屋34户,改造贫困户卫生厕所123户、改炕57户,落实大病医疗救助539人次163.28万元,发展“五小”产业24户,面食加工店2个,养殖暖棚11户56间,落实农业保险133户。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本科生补助11名,高职生、中职生补助7名,高中生补助35名7万元,为14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两后生”补助金42.3万元,发放115名贫困高中生助学金11.5万元,为39户贫困家庭发放幼儿保教费7.8万元,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探索推进扶贫车间带贫、“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带动等模式,持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改革创新】 完成太平、吴油、马均“三变”改革,实施韩营村“三变+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落实集体资金50万元。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组织村干部赴省市外观摩培训学习14人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44人次。培育嘉农源、聚鑫、鑫泰等省市级优秀专业合作社17家,带动全镇建成专业合作社178家,种植大户115户、家庭农场4家。持续开展创业创新、实用技术、科学种植、市场经营等技能培训4场次470人次。加强对10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55名生态护林员、22名草原管护员、7名公益林护林员管理,落实工资54.4万元。加大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干部比例,调整村班子成员6名,入库后备村干部106名,进一步发展壮大懂技术、会经营、爱农业的农村实用人才。持续加大以“四办”改革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建成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村级便民服务站功能更加完善,不断加强与县政务中心对接,推进信息共享,实现群众办事“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民生事业】 严格落实村账镇管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31项,扎实推进“一卡通”问题专项治理,整治“一户多卡、公职人员违规持卡”等各类问题381条。托稳兜底保障网,强化动态管理,新识别纳入低保6户19人,剔除识别不准低保9户21人,落实低保户724户1959人、贫困户低保户138户401人,临时救助868户28.66万元,慰问困难户150户、五保户353户,残疾人“两项”补贴441人,发放“两节”慰问补助39.1万元。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实施“3+3”幼小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新天、李寨卫生院“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建立家庭签约医生服务队28个。持续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新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上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最美家庭评比、五星文明户评比和文明标兵表彰、返乡创业标兵、身边好人表彰、先锋引领先进典型表彰“三评比、四表彰”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300户,培育文明示范家庭44户。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积极推行“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和“法律进乡村”宣传活动,加快推进“雪亮工程”规范化建设,加大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2件,化解率98%。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狠抓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检查力度,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
【基层党建】 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抓手,以支部党员固定活动日为依托,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完成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1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建立193名流动党员管理台账,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108名,表彰奖励优秀党员87名,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3个,建成上姚、吴油、三寨等标准化示范点7个、党建文化广场5个,行政村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行“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入股分红收益模式,落实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个50万元,消除空壳村6个,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