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民乐县水务局主要承担全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城乡供水、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防汛抗旱、河道管理、全县水利发展规划制定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组织、协调等工作职责。
【水政基础】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12亿立方米,净地下水资源量0.27亿立方米。至2020年底,已建成中小型水库8座、总库容7100.8万立方米,塘坝8座、库容43万立方米;提灌工程5处,供水量44万立方米;全县共有地下水机井627眼,其中农业灌溉机井494眼、生活机井69眼(2020年新打2眼)、工业机井20眼、生态机井31眼、封停机井13眼;已建成干渠26条346.46公里,其中高标准衬砌26条310.06公里;建成支渠227条548.51公里,其中高标准衬砌172条421.95公里;建成斗渠2494条3680.81公里,其中高标准衬砌624条1387.81公里;建成衬砌农毛渠366.56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6.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5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59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1.55万亩,喷灌面积1.3万亩,微灌面积13.74万亩)。渠系水的利用率63.1%,灌溉水的利用率56.2%。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1处,解决了22.0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有小型水力发电站9座,装机18台,总装机容量11710千瓦。
【项目建设】 全年开工、复工12项工程,完成投资5090.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苦咸水改造、库区移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库启闭设施维修更换、山洪灾害防治、童子坝干渠和义得渠渠首维修等10项工程全面按期完工,续建的山城河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下闸蓄水,洪水河海潮坝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5.97公里、新建防洪堤9.2公里,项目建设目标按期实现。做好金山二号水库建设前的相关工作,认真研判、寻找利好支持政策与县水利项目建设的结合点,抓好水利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初稿后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小堵麻水库、童子坝和苏油口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已提前下达项目资金2955.3万元。
【环保整改】 全面开展水库、渠首、河道、水源地等各类环保问题的整改整治和“回头看”检查,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整改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涉及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的双树寺水库等3项水库类环境问题通过省级复核验收。顺利完成11宗河道采砂区域采砂权公开拍卖出让,加强对河道及采砂场的巡查检查,河道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山水林田湖小流域治理项目区苗木补植补栽和后期管护,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常态清理整治基层站、所、厂、闸房、施工工地和渠道、管道、水闸等水利工程周边、灌溉沟渠沿线环境卫生。
【脱贫攻坚】 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苦咸水改水工程建设任务,投资1800万元新建水厂3座,埋设管道154.45公里,巩固提高了85个村23791户9.067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管理实施细则和农村自来水价格通过县政府批复,同时对标对表整改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委第九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反馈的12个问题。支持驻村帮扶工作,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力量,督促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帮扶责任人责任,加强与帮扶户的联系,深入宣传政策、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帮办实事,强化“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和监测户、边缘户帮扶,健全完善相关资料,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防汛度汛】 落实水库行政、抢险技术、值守巡查责任人,层层签订水库防洪、安全、巡查和山洪灾害预警设施管护责任书73份。经常检查水库、山洪灾害预警设施、河流重点险段等的运行管理情况,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消除隐患。完成水库安全鉴定,修订完善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防洪调度计划、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应急演练4场次。充实防汛物资,落实抢险队伍,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水情、汛情、工情及时传递和汛期安全顺利度过。
【水利改革】 持续推进河湖长履职尽责,建立健全河湖警长制,印发实施河流和水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河流和水库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及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年度压减任务;配合完成《民乐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印发实施《民乐县水权交易实施细则》,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及时向金山一号水库和园区蓄水工程补水,为生态宜居搬迁、退耕还林还草、乡村振兴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供水保障,在全市“十三五”期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唯一的“优秀”等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双随 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修改完善各类事项15项,通过窗口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78件,“双随机”抽查检查21次。
【水利保障】 加强灌溉管理工作,强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加强灌溉管理检查和水量水费核查,在河源来水减少近三成的情况下,完成春灌面积9.2万亩,夏灌实灌面积95.68万亩,夏灌总亩次148.23万亩,秋灌22.15万亩,秋泡56.15万亩,灌溉面积较往年略有增加,水费收入首次突破6000万元。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支持加工专用薯(大西洋、克星)和水肥一体化蓄水池的优惠政策,对69个加工专用薯基地适时灌溉,50座水肥一体化项目蓄水池供给水量1046.94万立方米。加强节约用水工作,报请县政府印发实施《民乐县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持续推动节水载体建设,县水务局被命名为市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县第四中学被命名为“全市节水型先进单位”,民乐县获评水利部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16项,督促5个项目完成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现场检查生产建设项目6次,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271.39万元,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及普法依法治理、“七五”普法工作,加强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工程建设、灌溉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征迁占地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经常排查涉黑涉恶线索,维护了全系统的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 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发展工作,按期转正党员4名,发展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生态宜居搬迁等重点工作一线,奉献爱心捐款12.7万元。选派18名同志到脱贫攻坚、生态宜居搬迁一线干事创业,提高本领。推荐的20名干部得到县委提拔任用。调整交流股级干部138名,选拔14名具有干部身份、2名90后干部和4名女同志担任股级干部。对局机关和15个基层单位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