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1·卫生健康》

来源: 作者: 民乐县史志办 日期: 2022-12-05 09:54

【概况】全县有县、镇医疗卫生单位22所,其中县级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中心卫生院5所、第二人民医院1所、镇卫生院6所、卫生院分院3所。县镇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率100%,其中二级甲等3家、一级甲等12家、一级乙等1家。有村卫生室188所,个体诊所69所。医疗机构核定病床1635张,其中县级医疗单位1050张、镇级585张。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医务人员1761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757人、临聘人员728人、乡村医生207人、诊所69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10人、中级职称142人、初级职称1377人,其他技术人员128人。

【综合改革】把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定期督导,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县级公立医院床位定额补助、药品零差率销售等专项补助资金1307万元,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坚持县级250+N、镇级50+N病种的分级诊疗制度,全年县级医院住院病人21779人次。按照《民乐县全面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方案》,积极推进专科联盟及医共体建设,县级医院加入专科联盟24个,实施同质化管理,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开展远程会诊300余次,影像诊断5431次,心电诊断422次,检验170次,县域内就诊率90.95%,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才外转的目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落实同责共抓工程,3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28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有序推进,落实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全县建立纸质及电子健康档案22.31万份,建档率98.76%。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8.77%、77.45%和94.39%,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为1897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健康体检率71.4%。落实孕产妇服务管理措施,积极推进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融合发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5.7%,新生儿访视率98.5%,农村妇女“两癌”筛查6011人次。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968对,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加强重点职业病、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风险等监测,定期向社会公示监测结果。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工作,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防治重大疾病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隔离救治等工作流程,扎实做好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率、及时处置率达100%,全年全县无重大食源性疾病发生。

【卫生应急】认真分析研究短板弱项,扎实抓好人员培训、疫情监测、科学防控、实战演练等措施,及时修订《民乐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12个,加大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全县共建应急队伍11支112人,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按照30天用量进行物资储备,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加强疫苗管理,取消村级预防接种点,由卫生院接种,缩短冷链运转链条,保障疫苗效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市级AAAA级评审,其他县、镇17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通过县级AAA级验收评审。筹资626万元,建成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3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确保“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工作落实到位。全县医疗机构均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经预检分诊筛查,需转移至发热门诊进一步诊疗的患者,按照指定路径前往发热门诊。全县医疗机构均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首诊医生负责制度,发热门诊内部合理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并强化对各区域的管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1807人次。

【服务能力】建成县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心内科和呼吸科,市级重点专科消化科和眼耳鼻喉科。建成中医院省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和市级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腔镜外科、肺病科。建成5个县域医学中心和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并投入使用,县级医疗机构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医共体内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建立省、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学习指导关系,协作开展各类手术123例。完善“120”急救网络体系,设置一个急救调度中心、三个急救分站,实现统一调度,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以“千分制”考评、二级医院巡查为抓手,促进医院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建立医院感染多学科协作防控模式,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各镇卫生院购置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诊断仪等诊疗设备,基础设施、院容院貌、服务环境逐年优化,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软硬件资源不断配强,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定期召开村医例会和村医每周一天到卫生院上班制度,人财物等“六统一”管理逐步规范,“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一体、整体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改革深入推进。丰乐、南丰、李寨、北滩4家卫生院对照标准开展创建活动,镇卫生院标准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复核通过率达100%,县域内住院率达90.95%,转外就医率为9.05%,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工作目标。

【人才队伍】“人才兴医”战略深入实施。加强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和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为县级公立医院引进医学类大学生19名、引进24名医疗卫生类大学生,补充到4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安置16名定向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共接收“三支一扶”人员5名,全部安置到乡镇卫生院服务。选送儿科、产科、中医科、麻醉手术科、医技科等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员35名赴省、市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培训班532人次,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完成临床骨干医师等四大类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和乡村医生五年轮休计划最后一批培训等培训任务。各医院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岗位大练兵,职能科室适时组织开展技能大比武,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技能大赛活动。从各医院临床、护理及医技类科室选拔69名优秀骨干充实到管理岗位,中层管理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工作】中医医院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卫生院中医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分别掌握10项和6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护理培训,推广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项目,配合发改部门认真履行中医药产业发展协调推进职能,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拓展中医诊疗服务项目,投入经费60万元,建成顺化卫生院、李寨、杨坊分院3所中式风格富有传统文化特色中医馆,全县14所基层卫生院全部开展以针灸、火疗等为主的特色诊疗服务和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中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持续组织实施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经考核合格出师93名。

【脱贫攻坚】全县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科室设置、诊疗设备配置、医务人员配备均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组建16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精准落实“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672户19262人、边缘监测户34户91人进行核查,核查出患病人员6945人、其中大病患者502人,救治大病患者502例,救治率100%。提供“送医上门”服务13002人次、“送人就医”服务43人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力量,贫困人口签约率保持在10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7%,普通人群签约率达70%,签约中级服务包6945个、初级服务包12317个。实时监测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反馈系统异常数据,“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健康甘肃”手机APP数据实时更新。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紧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省委第九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市脱贫攻坚问题检视清零、第三方考核及省市县各项督查检查中指出和反馈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完成销号。

【人口和计划生育】至11月底,全县共出生1506人,出生率6.10‰;死亡537人,死亡率2.17‰;自增969人,自然增长率3.92‰。总出生人口中男性806人,女性700人,开展四项手术660例,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全面推进机构改革任务,将各镇承担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职能移交乡镇卫生院,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队伍,提高村管理员和小组长工资待遇,财政投入利益导向资金290万元、村级计生人员工资100万元。运用监督平台,提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对拟提拔任用的科级干部、拟晋升职级人员和晋升警员职务,以及各类拟表彰奖励的86个先进进行计划生育方面资格审查,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1名拟提拔的一般干部进行“一票否决”。简化审批程序,推进网上办证,全县网上生育登记对象716对,现场办理54对,网上生育登记率92.46%;再生育审批69对。强化出生人口实名登记,全员人口数据库数据更新及时率98%,人口基础信息准确率98%,出生实名登记系统信息上报及时率100%。开展“三个全覆盖”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和计生特殊家庭,共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资金374.5835万元,惠及全县11779户(人)计生家庭。

【项目建设】在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纬七路北侧、经一路和经二路之间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建筑总面积13876.25平方米,概算总投资4855.91万元,争取中央预算资金3885万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7471万元、建筑面积21346.7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完成。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523平方米的永固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完成改扩建,实现院落美化绿化,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打造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行业监管】强化医疗行业的综合管理调控,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各项核心管理制度,严厉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规范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审批发放,严把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范医疗机构命名,完善诊疗科目、执业范围和科室建设,审批开办诊所3所,规范应用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对所有医疗机构全执业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落实监督机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联合行动,严厉查处无证行医、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等非法医疗行为。共检查医疗卫生机构160家、零售药店45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4家、生活美容机构等美容美体店35家、足浴、足疗店8家、按摩店4家。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4份,责令限期整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药店3家、黑诊所6家,共罚款人民币1.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15万元,没收药品器械合计人民币4万元。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未按照项目和计价依据超标准收费等行为进行不良执业积分,共记12分,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和信用体系管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水平,切实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开展以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为主的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共检查各类学校32户次。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水质监测,对全县14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现场监督检查,现场抽检出厂水水样14份,合格率100%。

【爱国卫生】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狠抓病媒生物防治,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稳步实施,组织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荐申报2个省级卫生镇、15个省级卫生村、5个省级卫生单位、5个市级卫生单位、10个市级卫生村,完成2016年命名的市级卫生乡镇、村、单位复审。加强“厕所革命”技术指导,通过生态宜居搬迁,全面完成“厕所革命”指标任务。县红十字会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三救”“三献”、救护培训等核心业务为重点,开展“3·5”学雷锋、“5·12”防灾减灾日、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周等志愿服务活动,招募红十字会志愿者120多人,动员参加网络筹资活动,广泛宣传红十字会在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易受损群体等方面的工作成就。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全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实施,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45人,完成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25人。持续推进“健康民乐生命守护工程”,完成占全县常住人口4%和1%的应急救护9835人次和救护员2459人次的培训任务,参与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救助工作。成立文昌社区和金山社区两个红十字社区服务站,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能力。

【计生协会】全面落实计生协会“六项重点任务”,为全县8105户计生两户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40户计生特殊家庭发放慰问金1.2万元,走访慰问18户贫困计生家庭和农村“三留守”人员。围绕生殖健康咨询、优生优育指导、计生家庭权益维护等开展现场宣传和免费义诊活动,累计参与人数7541人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青春健康教育覆盖1000多人。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组织实施健康巡讲、健康素养监测、健康场所创建等居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等健康促进重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打造省级健康促进医院1所,县级健康促进医院5、健康促进学校17所。充分利用媒体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在县电视台开展健康教育栏目,播放(养生堂)节目、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积极撰写、制作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作品,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普传播活动。大力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5.95%。扎实有效开展“村级三件事”,开展健康文化墙、文化大院建设,不断丰富健康文化墙的内容,开展县级健康巡讲10场次、健康咨询服务活动150余场次、健康沙龙1892场次,新建健康文化墙 72块。

【老龄和医养结合】成立县老龄工作委员会,落实民乐县老龄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党政主导、老龄委协调、部门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新格局。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287人16.67万元。为75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6586份,办理老年证42个。对全县16名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联合县医院到团结巷社区开展“九九重阳享健康、人间百善孝为先”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关爱老人。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提供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全县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4.8%,65岁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率达72.38%。甘肃尚福佳苑老年服务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民乐生态工业园区新建尚福佳苑综合生态养老服务基地,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拥有床位600张。

【生态宜居搬迁】按照联系村分组,每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上,包户包责任,分别做好各村动员工作,各组互相沟通,密切协作,每日交流经验做法,汇报汇总当天工作成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生态宜居搬迁贷款催办工作。联系南丰镇冰沟、边庄、胡庄村,至年底,搬迁户83户,已办理贷款69户,未办理12户,其中已提交资料12户,贷款完成率83.1%,资料提交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