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民乐县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县一所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教学培训、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妇幼健康管理机构,2018年率先创建为全省首批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现占地10075m2,建筑面积16000m2。有编制床位200张,开放床位200张。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爱婴医院”“母婴友好医院”“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单位”“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孕妇学校示范基地”等荣誉。医院设妇女保健、孕产保健、儿童保健、生殖保健、中医保健、群体保健、医疗保障、行政安全等8个部门,下设二级科室32个。2020年,有职工206人(正式在编44人、临聘人员162人);专业技术人员1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4人。全年接诊门诊病人99831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670例,完成各类手术993例。
【设备技术】围绕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大力推进妇幼健康专科建设。拥有奥林巴斯腹腔镜、GE10大型彩超、飞利浦TC3.0高端心血管超声系统、奥林巴斯高清电子胃镜、联影低剂量钼靶、西门子DR、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近100台件。先后建成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妇科微创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层流手术中心、中医康复中心、生殖内分泌中心、美容美体中心、超声医学检查中心等特色优势专科10多个,并创建成中医妇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省、市级重点专科2个;成功开展了妇科微创手术、无痛分娩、盆底康复、不孕不育、更年期保健、美容美体、生长发育评价、发育落后儿童综合干预治疗、儿童康复等多项新业务,妇幼保健各项业务全面发展。
【孕产妇保健】落实孕产妇健康服务工作,建立了孕产妇管理制度,倡导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加强农村高危孕产妇筛查,提高住院分娩率。狠抓早孕建册(卡)、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高危孕产妇筛查专案管理等重点环节,为孕产妇提供了全程系列优质保健服务。全年早孕建册率为93.89%,住院分娩率为100%,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为92.08%,其中艾梅乙检测率为100%。辖区产前筛查产率为79.01%,高危孕产妇筛查建档管理、住院监测分娩率均为100%,剖宫产率为37.79%。
【妇女保健】重点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等环节,认真落实“四项节育手术”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了科学备孕、避孕节育和不孕不育诊治等精细化健康服务。开展以“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防治为主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2020年筛查任务数为6011人,完成年度筛查人数6011人,完成率100%。宫颈癌筛查6011人,阴道镜检查468人,组织病理学检查异常205人。乳腺癌筛查6011人,钼靶检查428人,组织病理学检查4人。
【儿童保健】重点做好城乡儿童4∶2∶1保健服务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监测、生长发育监测及儿童眼保健、口腔保健、心理卫生等保健服务。重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伤残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健康管理,提供常规系统保健及特殊保健服务。按照《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规范了城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人员培训、健康体检、年度考评等工作。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率为79.8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8.32%,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5.9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91%,初筛阳性复筛率达100%,确诊病例个案管理率达100%。
【出生缺陷防治】狠抓婚检、产筛、新筛三项一、二、三级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夯实“婚前-孕前—孕期—产后”四道出生缺陷防治防线,全面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孕产妇产前筛查补助、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代金券、贫困听障儿童救治等出生缺陷综合干预防控项目,落实好相关救治医保报销及项目救助政策,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负担。深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020年,全县婚检率为53.9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8%以上,初筛阳性复筛率达100%;2019年全县住院分娩人数活产2293人,采集血片2279人,筛查率99.39%;听力筛查2283人,筛查率99.11%。开展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对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按要求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全年未发现患梅毒及艾滋病的孕产妇。
【医疗服务】以“做大保健、做强临床”为目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拓宽服务领域,临床与保健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保健类科室设置,不断拓展保健业务,全面做好群体保健工作;结合医保总额预付和单病种付费综合改革措施落实,持续强化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措施,着力推进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和合理检查。推行单病种付费管理措施,建立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系统,各科室遴选优势病种执行临床路径,平均单病种费用得到合理控制。执行医保补偿报销目录,优先使用目录内药品和诊疗技术,大力控制住院患者自费药品和诊疗项目。推行医务人员八个排队制度,每月对医务人员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医保目录外药品使用量、激素使用量等进行排队,对比分析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和规范用药水平。利用重大节日、宣传周(日)等时机,采取公共咨询、健康讲座、版报专栏、发放资料、播放影像等形式,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导。
【队伍建设】年内引进医学类本科大学生2名,公开招录临床、护理等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21名,补充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推进了诊疗业务的全面开展。选送儿科、产科、中医科、麻醉手术科、医技科等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员24名赴省市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培训班168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储备优秀年轻干部,年内先后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优秀年轻干部选拔等方式,从各临床、保健及医技类科室选拔6名优秀骨干充实到管理岗位,中层管理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文化建设】规划改造门诊服务大厅,优化门诊诊疗区域设置,全面优化就诊服务流程,门诊患者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大厅显著位置及服务窗口安装了彩色显示屏,及时将医生信息、特色项目、就诊流程等服务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患者;在导诊台及儿科诊疗区域安装了3D动画捕捉系统,全面提升医院的人文关怀与文化深度。充分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医院文化和工作特色,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和推介宣传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医院粉丝量,大力提升医院知名度,粉丝量突破2.6万人。
【党的建设】根据医院人事变动情况,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对支部委员会进行调整完善,推选优秀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党的决策机构,切实增强党支部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按时上好党课,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及时召开巡察整改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党费收缴和党员管理等工作。落实支部培养发展党员的各项工作规范,把优秀医疗业务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2020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育入党积极分子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