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1·社区》

来源: 作者: 民乐县史志办 日期: 2023-03-06 09:05

【县府街社区】   概况   县府街社区位于解放南路145号,辖区内有30717803人,其中流动人口57人。有驻辖区法人单位267个,个体工商户653个,出租房屋109间,学校2所,宾馆1个,社区共建共驻单位10个。

社区党建    以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为抓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场次,党课4次,党员支部大会13场次,党小组会76场次,与党员群众谈心谈话25人次。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新党员工作,年内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理论知识 28场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转正党员1名;召开联席会议2次,与10个结对帮扶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和承诺书,并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资金4万元。开展活动15次,其中:联合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8次,联合宣传部、财政局开展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贫困户3次,联合住建局等单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2次,联合卫健委等单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3次。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和台账,规范运行各项工作。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以“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底线管理、评星定级”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党员目标综合管理模式,通过在职党员承诺践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划定责任区,明确岗位目标,在全域无垃圾清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率先垂范。年内,整治环境卫生死角26处,解决居民重点难点问题6个。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精神文明    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和以“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楼院”等创评活动,全年评选出“文明家庭”8户、“文明小区”2个、“文明楼院长”2名,县妇联授予“最美家庭”2户。积极参与春节、元旦、“三八”、端午、“七一”、重阳、国庆等传统节假日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春节期间慰问困难职工、贫困家庭50户;“三八”妇女联谊会2场次;“端午节”慰问老年人16人;“七一”表彰优秀党员12人,慰问老党员23人;“重阳节”开展座谈会1场次、道德讲堂1场次。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和育婴、家政知识讲座6场次,登记新生儿15人。落实“争当突击手”“学雷锋树新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召开团员大会2次,成立15人组成的巾帼服务队,为5户困难家庭送去奶粉15罐,为留守儿童编织毛衣20件。

综合治理    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对辖区群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页、入户走访等方式,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读本600本、宣传册1000余份,张贴宣传页200余份,悬挂横幅8条,并分组分区域深入小区楼院、居民家中、文化娱乐场所、商圈、营业网点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涉黑涉恶线索,详细访问和登记出租屋,全年填报涉黑涉恶线索摸排表421份,发现涉黑涉恶案件0件。研究制定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防范等工作方案和各类重大应急预案,强化社区应急管控。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全年化解矛盾纠纷6次。认真开展法治、禁毒、禁赌宣传教育工作,年内结合各类宣传日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6场次,向居民发放宣传册1300余份。成立治安巡逻队,对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危险等地重点巡防,减少和预防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完善更新综治、消防信息平台,对建立的安全信息、矛盾纠纷、人口流动等信息及时摸底掌握、更新,督促按时完成手持终端打卡,推进社区治安信息化建设。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对辖区内的居民楼院、商铺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通报,净化、美化、绿化辖区环境,有效治理社区脏、乱、差。

民生服务    完成420户城镇低保户的年度审核和低保提标工作,年内,新进低保户6户,增加人口10户,重新申请低保2户。6月重新划分社区,为划分后的265户低保户489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8.51万元;发放落实临时救助40105人,金额18.05万元;发放落实特困人员补助22人,金额2.62万元;发放落实孤残补助23人,金额3.2万元;发放落实大病救助614人,金额3.1万元;落实享受高龄补助老人63人;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申报住房补贴 20 户,残疾人系统录入56人,上报残疾人两项补贴40人,7075岁残疾老人补贴3人,残疾人燃油补贴2人,发放轮椅3个。做好养老、医疗保险保费收缴工作,通过张贴通知、居民相传、电话通知等形式,深入各个小区宣传相关政策,督促居民积极参保续保。年内,养老保险应缴人数495人,缴纳 476人,完成率96%;医疗保险应缴人数2339人,缴纳2268人,完成率96.96%;大力宣传参保居民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完成率50%。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利用“三八妇女节”、世界人口日等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深入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知识,对新婚、孕产期、哺乳期及重点管理对象妇女及时随访,定期做好流动人口入户登记服务。普及居民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居民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讲座2次。选配8名普查指导员和24名普查员,划分24个普查小区,悬挂横幅8条,张贴公告200多页,圆满完成24017503人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

【团结巷社区】    概况   根据增设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所辖区域调整要求,20206月,原团结巷社区划分为两个社区(团结巷社区和嘉园社区),团结巷社区所辖区域为世纪大道以西、解放路以东、东大街以北、解放北路以南。辖区内有居民25208848人,行政事业单位11个,规范化小区6个。

社区党建    全面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化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四位一体”党员管理模式,年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吸纳预备党员1名。积极与帮扶单位按照一月一主题的帮扶计划,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活动6场次。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活动,年内协助社区办理事项9项。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围绕宣传政策、解决困难、提供服务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联系帮扶群众17人,为党员上党课3次;进小区开展政策宣传3次;配合社区处理矛盾纠纷2起。

精神文明    充分利用大舞台、大喇叭、党日平台、民生平台、固定平台,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新时代文明讲堂6场次,评选上报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楼院长。以“三城联创”为目标,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调动物业管理企业、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等辖区各方力量,形成共创共建的长效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城市社区居民公约》《城市社区居民行为守则》等自治章程,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综合治理     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调整、充实、优化网格长和网格员,把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融入网格,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一窗式”法律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各项制度,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利用社区E平台、微信、QQ群、电子屏等宣传资源开展法律法规、反邪教、禁毒、扫黑除恶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全年排查矛盾纠纷11起,成功化解11起;举办各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培训4场次。

社会事务    做好社区划分后城市低保规范和清理及养老、医疗保险收缴、就业等工作。全年收缴居民医疗保险1955人,参保率100%,发放居民社会保障卡143张;收缴养老保险420人,参保率98%;年满60周岁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20人、创业证29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650人;收缴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申请60人;做好备孕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年内孕前优生检查30对;对社区所辖区域人口进行摸底登记,更新完善辖区内人口信息,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

【东街社区】   概况    东街社区位于人民路聚业园11号,辖区面积2.6平方千米,小区有居民34747032人,其中常住人口6832人、流动人口200人、特殊人口3人。出租屋48间,个体门店144个,宾馆1个,单位2个,学校2所。社区工作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党员(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

社区党建   以党建为引领,投资5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为民、便民、亲民的服务平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定期通过上门、微信、QQ等各种平台向党员送学。重视党费交纳和发展党员工作,社区两个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党员2名,为组织注入新鲜力量。以“学习强国”和“甘肃党建”为学习平台,以各类组织生活等学习制度落实为依据,推行党支部战斗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争创活动,对所有党员量化考核,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党员服务居民工作。建立社区党建微信平台及微信党课,探索建立网上党课、网上组织关系办理、网上交纳党费等管理系统,为党员学习提供更方便的绿色通道,同时为管理党员奠定基础。严格落实城市社区“大党委”运行规范,统筹辖区内共建单位、两新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中的5名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商共治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让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拓宽196名在职党员、机关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渠道,根据在职党员特长、专业特点、爱好、志愿服务意向意愿等,开展听取民意、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文明创建、管理治理、政策宣传等活动60场次。6名“两代表一委员”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倾听百姓呼声、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综合治理    深入实施政治引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议事决策机制,定期召开居民大会、业主代表大会、意见征集会等会议,加强与物业公司的联系互动,提升居民自治决心、信心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设立社区警务室,警社联合,共推社区平安建设。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整治60余次,确保社区平安稳定。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禁毒等知识,提高居民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意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专项行动,以网格化管理进行责任分工,采取“周督查、月通报、季奖惩、年考核”长效机制,共创国家卫生城市。

精神文明    通过各种宣传力度,强化社区居民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打造紫金府、政务中心广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区。通过寻找民间艺人、组建各类文化活动团体,开展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20余次,让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文明家庭标兵户”“文明家庭”“文明楼院长”“最美家庭”“道德模范”“优秀网格长”等创评等活动,表彰先进模范人物30户。广泛通过先进“亮牌”和设立“红黑榜”“曝光栏”等,评判正反两方面典型,倡导群众“学”身边的典型和榜样,“改”身边的缺点和毛病,在广大居民中树立崇德光荣、失德可耻的价值导向。利用“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发动辖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你追我赶兑积分、争先恐后创最美”的文明新风。

民生服务    整合各行业信息资源,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建立常住人口信息数据库,打造15分钟服务圈,方便居民就近办事。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发智慧社区建设,在5个小区楼院架设智慧门禁系统8个。结合“放管服”改革,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面推行“受办分离”和“最多跑一次”。探索智能便民服务,居民通过网络可缴纳医疗保险、养老金、水电暖等费用,引导居民通过手机终端反映社情民意,分级负责快速办理居民各类诉求,形成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的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开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医疗保健、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做好城市低保规范和清理工作,按照城市低保政策,完成低保年审工作,新受理增加24人,至年底,有低保户82188人。完善特困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对患重大疾病的社区居民和困难家庭进行多次摸底调查.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申报,年内上报临时救助33人次,累计救助金额114000余元。完成居民医疗保险收缴1871523880元,发放居民社会保障卡158;收缴养老保险355188600;完成60岁以上养老保险生存认证75;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490人,免费为440人提供再就业培训。辖区80岁以上老龄补助24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16周岁以下独生子女领证户填报工作;抓好备孕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检查15;完成全员人口系统补录,改错误信息180条。

【南街社区】   概况    南街社区成立于20025月,有居民363611536人,辖区内有规范化小区11个,驻区行政企事业单位9个。

社区党建    持续深化社区“大党委”规范运行,深入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共驻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议事会等辖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党建+服务居民”治理模式,跟踪推进“三知三清六掌握”工作法,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形成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社区组织网络。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新建1022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坚持示范带动,投入资金30万元,精心打造南大街党建示范街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订制大型党建元素雕塑14个、党建文化长廊40米。16名“两代表一委员”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入户走访124户居民家庭,解决难事急事30多起。抓实党员教育管理,以党员“固定活动日”为抓手,推动党的组织生活网上线下同步开展,将党员区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以“登记管理”“全权管理”“注册管理”“动态管理”四种方式进行管理,建立党员示范岗11个。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行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岁。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年内转正预备党员1名,发展党员1名,递交入党申请书2名。

精神文明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利用节假日,对辖区特困、高龄、空巢、残疾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让他们感受党组织的关怀。认真做好社区与结对帮扶单位共驻共建活动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居民服务小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打扫小区卫生、参加志愿活动、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慰老助残15次、环境美化24次,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采取单位推荐、居民评议、社区审核的方式,开展“文明楼院长”“文明家庭”“文明标兵户”“文明小区”评选活动。

综合治理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受理矛盾纠纷21起,化解21起,有效化解和缓解社会矛盾隐患。制定社会稳定工作预案,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辖区在重点节日和两会期间无重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全年举办各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培训3场次,为社区居民群众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集中开展清理卫生死角、小广告、生活垃圾多处,实行“133”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法,建立环境卫生“红黑榜”,动员全民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10多场次,改善小区环境。

民生服务   做好城市低保规范和清理工作,对辖区内232户低保户进行年度审核,对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进行及时清退,并对低保系统中的人员信息进行完善和补录,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全年社区新增低保户3户,新增低保人员3人。积极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通过对申请人员及申请家庭的初审,全年上报廉租住房补贴申请4户,审核历年享受廉租住房补贴户45户。养老、医疗保险收缴、就业工作有序进行,全年收缴居民医疗保险1995 558600元,参保率100%;收缴养老保险424211000元,参保率100%;年满60周岁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9人、创业证16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499人。收缴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申请31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0人。做好计生工作,上报16周岁以下独生子女领证户7户;做好备孕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组织15对夫妇进行孕前优生检查;认真完善全员人口系统,修改系统内错误信息500多条。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

【西街社区】   概况    西街社区位于县城西端,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8168101人;辖单位9个,其中:行政事业单位5个、企业4户,个体私营门店150户。设有便民服务窗口(民政、残联、就业、退役军人、工会、计划生育、社保等)、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警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

社区党建    按照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共管”、退休党员“联管”、流动党员“协管”、其他党员“接管”的五管制度,推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评议定级、积分管理为内容的“四位一体”党员目标综合管理模式,设置理论政策宣讲岗、美化家园奉献岗等10个岗位,辖区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主动认领12个岗位,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认真做好党员培养、发展、纳新工作,增强党员队伍新生力量,年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党支部为基础,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为纽带,区域内机关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为支撑,全体党员为主体,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推行“三个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承诺清单)制度,有效整合辖区资源,“组团”对居民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活动,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

精神文明    充分调动社区6支志愿服务队伍,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服务,全年组织开展义务服务活动50多次,促进文明社区创建。组织辖区内党员及居民深入禁毒基地观摩学习,让大家对毒品的危害有更深入的了解。按照环境卫生“周督查、月通报、季奖惩”的长效管理机制,以辖区小区、楼院为重点,开展文明劝导、卫生知识宣传、环境清洁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自觉革除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清洁城乡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42次。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秉承“扶老、助老”的初心,全年评选出文明家庭8户、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文明楼院长2个、最美志愿者1个,并对其进行表彰。

民生服务   辖区内低保对象128257人,退出22人,受理新申请低保48人;上报临时救助61190人;大病救助2786人;上报80岁以上老年人老龄补贴26人。积极宣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年参保1892人,金额529760元,办理新增手续42人;养老保险收缴397人,金额196000 元;办理到龄退休人员5人。

综合治理   与各网格长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实施有效监管,年内发放安全宣传彩页、手册2000份,推送信息300条,召开专题会议12次,在主要路口及人口密集处悬挂安全生产条幅,增强居民安全保护意识。每季度组织召开综治维稳工作会议,重点就矛盾纠纷排查、治安防控、法治宣传教育等进行安排落实,全年化解矛盾纠纷6起。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反邪教宣教队伍,设立反邪教宣传橱窗、展板、固定宣传牌,全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居民小区宣传栏、社区宣传栏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648幅,悬挂横幅12条。

【北街社区】   概况   北街社区成立于20018月,辖区面积0.33平方千米,有居民377212234人,个体私营门点481个。内设便民服务大厅、综合办公室、劳动保障工作站、计划生育工作站、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党员活动室等。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功能健全、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原则,全面落实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百户、活动场所不低于200平方米的要求,经有关部门协调,投资30多万元加大社区活动阵地、服务场所的装修力度,搬迁至民泽园北门5号楼商铺自东向西14号商铺,二层共690平方米。

社区党建   紧扣政治建设这一关键点,结合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充分利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规范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12月顺利完成社区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大党委”建设与县直企事业单位的互联互动,聘任5名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建立兼职委员责任清单。健全协调议事机制,采取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议事规则、就社区内涉及民生事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讨解决,年内,在共驻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鸿源华庭地摊经济、各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及车辆乱停乱放等复杂问题8个。同时,在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有274名在职党员发挥各自职业特长,开展走访看望辖区空巢老人、文明劝导活动、整治辖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安全隐患问题等各类活动7场次。联合未来新星儿童关爱中心对社区困难学生王馨冉等5名同学帮扶资金3000元,增强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综合治理    落实网格员包片责任制,每周二深入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联合消防大队和共驻共建单位,现场普及安全知识,能整改的督促其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组织志愿者集中整治环境卫生9次,清理牛皮癣广告158个、清运垃圾12吨。通过入户走访、社区微信群等方式,实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年内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件、疑难案件3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1次,重点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手册600余份、围裙等宣传品300多件,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发挥社区业余文化骨干作用,建立反邪教宣教队伍,设立反邪教宣传橱窗、展板和固定宣传牌。加强法治、安全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与学校联合对辖区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专人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排查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设置举报信箱1个,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积极接受群众举报线索,全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在居民小区宣传栏、社区宣传栏、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340幅,悬挂横幅23条。深入开展非法集资、冬春季防火专项整治活动,细化社区、物业公司、楼栋长职责,分工协作,维护社区大局和谐稳定。

民生服务    做好低保审核清理规范工作,为205394人每月发放低保金202984元,为25户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4289元。关爱弱势群体工作,全年慰问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居民63人,办理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积极推进居民就业创业,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信息,实现新增就业511人,其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2人。全年完成医疗保险1121人、养老保险426人的收缴任务,完成率分别达100%99.1%。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全年辖区内一孩出生13人、二孩出生 45 人,孕前优生优育检查 35 对,当年新生儿家庭入户走访 13次、参加卫健委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5 次。针对老年、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高血压控制、健康饮食习惯、防疫卫生等专题健康知识讲座 4 次,参加200余人次;保质保量圆满完成377810415人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

【金山社区】   概况   金山社区于20206月成立,位于解放北路470号,惠泽园小区内,辖区面积约0.6平方公里,有办公场地870平方米。辖区内有居民378410471人,个体私营门点722个。2020年,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社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市级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社区党建    完善组织网络,构建“社区—支部—小区—楼栋”四级联动组织体系。以“三城联创”为主线,以社区党委为轴心,由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共同构成社区“大党委”,从中选聘7名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做好区域性党的建设。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等共驻共建活动,其中为社区提供资金支持、对困难家庭开展扶贫慰问,共落实帮扶资金24.5万元,慰问物资600多件。每月组织安排党员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1次,有 246名在职、居民党员进社区报到,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2次。充分发挥3个党建小区、党建广场和2个党建引领型业委会和“党员示范一条街”、“党员中心户”带动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以“学习强国”、“甘肃党建”为学习平台,“三会一课”学习制度落实为依据,对2个支部和101名党员量化考核。抓好社区党员基本信息网上平台建设,及时修正、补充、更新相关信息资料,积极推行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协管、离退休党员共管、未就业大学生党员接管“五管”制度,坚持定期走访送学制度,保证社区每一名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12月,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实行社区党委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综合治理    让共驻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三城联创”“六联六共”、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活动;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建成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综治中心,组建以网格员为主体的信息宣传员、法律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等志愿者服务队,形成小区秩序在网格内维护、居民事务在网格内办理、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治安隐患在网格内消除的社区新格局。成立业主委员会,对辖区内的单位、楼院、物业、公共娱乐场所实行自防自治,形成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自防自治防控网络。同时,以多种形式不定期开展反邪教、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60场次;加强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管理,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创建全国无毒社区奠定良好基础;联合驻区民警、物业公司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注重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对排查出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年内化解矛盾纠纷35件;邀请消防安全培训学校为辖区居民举办安全知识讲座5场次,联合县消防支队在杏林庭院和锦绣家园小区开展消防安全、高层建筑逃生、防震减灾等实操演练活动,增强广大社区群众战胜火灾、震灾的应对能力;对小区楼院、重点店面、公共娱乐场所、销售、贮藏烟花爆竹的经销点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发现问题实施跟踪、督促、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机制,对出租户、外来人员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以网格化为中心,采取“周督查、月通报、季奖惩、年考核”长效机制,针对不同的小区(楼院)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实行“133”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法,建立小区环境卫生“红黑榜”;全力整顿“七乱”现象25余次;督促各物业小区划定停车位,设置消防通道警示线,引导居民规范车辆停放,营造幸福美丽家园;成立以党员带头,共驻共建单位、志愿者参与的专兼职巡逻队伍,在两会、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对所辖区域进行夜间巡逻、义务巡逻,确保辖区居民安全稳定。

精神文明   成立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分队、健康生活志愿服务分队、法律宣传志愿服务分队等各种志愿服务分队10支,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党员志愿服务”,“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尚”为主题,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治理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等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志愿服务151次,签订各类承诺书500余份;深入开展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交通行为专项整治活动10余次,营造人人知礼仪、重礼节、敏言行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展情暖民心志愿服务活动,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对辖区困难群众、困难老党员、独居老人、孤残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慰问、上门清扫卫生50多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两处公共环境卫生整治20余次,治理小区“七乱”现象18次,参与宣传文明祭祀、文明养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普及垃圾分类等维护社会秩序志愿服务20余次;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精神,开展文明创评活动,推荐评选道德模范、甘肃好人,并对评选出的6户“文明家庭”、1处“文明小区(楼院)”、1户“文明标兵户”进行表彰奖励。2020年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民生服务    严格按照低保审核程序,为辖区83名困难群体申请临时救助,1225人低收入家庭纳入城市低保;完成2020年城市低保提标工作,为246505人低保对象进行提标,实时清理规范、动态管理;辖区有残疾人84人,享受两项补贴人员46人,发放助视器11部、智力辅助器2部;审核上报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28人;对11户低收入租房户申请住房补贴;加强对就业失业人员的登记培训,为22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新增就业人员1710人,失业再就业1704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23453058人,办理居民养老保险330人;组织妇女参加“陇原月嫂”等培训班2期;对7户“单独夫妇”和17户“退休退职独生子女领证户”进行摸底登记;开展幸福家庭、诚信计生示范户评选活动;加强对辖区内育龄妇女台卡信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辖区内老年人、育龄妇女提供健康知识讲座6场次,发放健康宣传手册2500余份;与共驻共建单位联合入户走访慰问困难家庭25户,及时为他们送去社区“大家庭”的关怀;积极参与“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为主题的人口普查宣传活动,5名普查指导员、35名普查员按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嘉园社区】   概况    嘉园社区前身为原团结巷社区,位于县城中北延伸段世纪大道481号,于20206月成立。辖区有36879928人 ,其中常住人口9801人。有个体私营门点160个,初级中学1所、幼儿园1所。

社区党建    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及时完善社区党组织各项日常活动制度。严把选人用人关,依法依规,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行社区“大党委”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与社区结对帮扶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议事会等辖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居民参与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急所盼,提高社区党组织的驾驭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共驻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172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三城联创”等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15场次,筹资4.3万元建设社区活动阵地。投入30多万元,在小区大门进出口安装门禁智能系统、维修社区广场、改造消防井口、栽植各类风景树种、新建社区文化长廊,制作以政策理论、法律宣传、民生小知识等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展牌,美化小区环境。持续提升社区“五园一家”党建服务品牌,发挥社区地域优势,打造15分钟全方位服务居民群众生活圈。

精神文明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认真做好社区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和以“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主题的“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员”“身边好人”等内容的各类创评活动9场次,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7人,在社区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户户争做最美”的良好风气。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慰问、端午放粽、中秋传暖、重阳敬老”等“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节庆活动,营造文明祥和的节庆氛围,凝聚民心,推动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民生服务    年内对社区227501人低保户家庭进行年度审核、提标,及时录入审核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家庭人员信息;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宣传力度,全年累计新增就业人员531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28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580人次;完成新生儿及新办居民医疗保险收缴125人、35000元,完成历年居民医疗保险2129人、596120元,收缴养老保险798人、435400元;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年内新申报廉租住房补贴户13户;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对6户退职退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 6416岁以下独生子女户进行核查;对59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生存认证;开展残疾人救助工作,全年发放两项补贴 12人、特困补贴 5人;做好社区老人、优抚对象及救助弱势群体日常工作,确保政府各项民生福利政策落到实处,全年慰问老弱病残、困难居民 107人,为68户困难家庭办理临时救助。

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全县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在共驻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中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绿色出行我当先”等志愿服务53场次,评选表彰清洁楼院示范小区2个,清洁楼院示范户223户。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6个成型小区划分为13个责任区域,实行社区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形成环境卫生整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年内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等进行卫生突击整治120多次,在辖区内清除“牛皮癣”等广告65多处、清理卫生死角100多处,清理拉运堆积物、铲除杂草等各类垃圾130多吨,有效改善环境卫生。

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结合社区范围分布散、人员众多的特点,制作20条安全标语横幅,在辖区范围内的主要街道、交叉路口和小区广场等地进行悬挂。坚持每周四组织人力重点对辖区各楼院、经营门店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提出整改措施,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同时,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使安全生产法家喻户晓,全年辖区内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综治维稳    大力开展各类隐患排查,通过入户走访成功调处各类邻里纠纷45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导全民参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检举揭发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采取悬挂横幅(50条)、宣传展板(32块)、宣传栏(1处)、LED电子屏、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在辖区掀起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新高潮。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受理矛盾纠纷68起,化解68起。进一步明确楼栋长民间调解、重点帮教、法治宣传、治安信息报送、治安巡逻等五项职责,社区大局和谐稳定。

【文昌社区】   概况   文昌社区位于同乐路北苑路中段民乐一中西校门,成立于20206月,总辖地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3611101人,流动人口256521人;低保户83160人,残疾人20人。有896个门店,5个宾馆,4个单位,3所学校。内设便民服务大厅、综合办公室、劳动保障工作站、计划生育工作站、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红十字社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

社区党建    结合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带头讲党课2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6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学习20次,邀请党校教师专题讲座2次,观看教育片5次,交流研讨3次,开展固定党日活动6次,党员撰写学习心得2篇。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干部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进行监管。圆满完成社区党委、居委会、妇联等换届选举工作。推行社区“大党委”兼制,聘请共驻共建党委党员、“两新”社会组织、物业公司负责人为大党委兼职委员,通过运用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议事会等党建议事协调平台,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形成“共谋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共融”与推进区域化党建相融合的工作格局。设置参与志愿服务、帮扶困难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收集民情信息等在职党员岗位,269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和认领。以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困难党员慰问、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3场次、志愿服务活动18次。

精神文明    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工具,开展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榜样、身边的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年内,评选出文明家庭3户、文明楼院长1个、文明楼院2个、文明家庭标兵户2户。

民生服务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办事程序,做好83户低保户动态管理,为32名生活困难居民办理临时救助,保障辖区困难群体的生活。实现技能培训36人,新增就业25人,为13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8人进行就业困难认定;医疗保险完成956人、养老保险551人。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全年辖区内一孩二孩出生13个,登记新婚夫妇10对,孕前优生优育检查5对,当年新生儿家庭入户走访14次,参加卫健委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4次。针对老年、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高血压控制、健康饮食习惯、防疫卫生等专题健康知识讲座3次,参加人数达150余人次。圆满完成472313895人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

综合治理    落实网格员包片责任制,每周二深入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联合消防大队和共驻共建单位,现场普及安全知识,现场能整改的督促其立即整改,现场不能整改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营造良好的氛围。组织志愿者集中整治环境卫生9次,清理牛皮癣广告158个,清运垃圾12吨。通过入户走访、社区微信群等方式,实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全年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件、疑难案件3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1次,并重点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其间发放宣传手册600余份、围裙等宣传品300多件,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发挥社区业余文化骨干作用,建立反邪教宣教队伍,设立反邪教宣传橱窗、展板和固定宣传牌;加强法治、安全教育,与学校联手对辖区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专人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排查整治;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设置举报信箱1个,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群众举报线索,全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在居民小区宣传栏、社区宣传栏、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340幅,悬挂横幅3条。深入开展非法集资、扫黑除恶、冬春季防火专项整治活动,细化社区、物业公司、楼栋长职责,维护社区大局和谐稳定。

【东浦社区】   概况    东浦社区位于民乐县东大街195号(民政局家属楼),20206月成立,辖区有住户2319户,居民7604人,其中常住人口7456人、流动人口148人;出租屋31间,公寓50间,个体门店636个,宾馆4个,单位11个,学校3所。

社区党建    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组织党员每月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年内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各类学习活动16场次;推行社区“大党委”,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209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积极拓宽在职党员、机关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渠道,开展以宣传“三城联创”、环境卫生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10场次、志愿服务活动21次,筹资7万元助力推动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困难党员慰问、志愿服务等工作。

社会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低保清理规范工作,做好73户低保户动态管理,为15名困难居民办理临时救助,保障辖区困难群体的生活;实现技能培训 15 人,新增就业42人,为10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12人进行就业困难认定;医疗保险完成257人、养老保险197人;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计生维权等政策咨询宣传,发放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各类计生宣传材料500余份,发放避孕药具 100余盒;全力做好退役军人管理工作。

综合治理    大力开展各类隐患排查,通过入户走访成功调处了各类邻里纠纷5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悬挂横幅80条。结合社区范围分布散、人员众多的特点,在辖区范围内主要街道、交叉路口和小区广场等地悬挂20条安全标语横幅,对商业店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知识宣讲,并向居民散发公共安全宣传资料300余份。进一步明确楼栋长民间调解、法治宣传、治安信息报送、治安巡逻等职责,建立健全法治、禁毒、禁赌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年内结合各类宣传日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6场次,向居民发放宣传册1500余份。

精神文明    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和以“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楼院”“好婆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狠抓环境卫生治理整顿,经常性组织社区志愿者、楼长、居民进行环境卫生治理,同时对辖区内的商服网点及企业单位经常检查,提高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有效治理社区脏、乱、差。充分利用重大集会、节假日等时段,及时向辖区居民宣传党的政策和社区工作动态,切实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