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2·生态与环保》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3-08-21 09:43

                 

【概况】   2019年3月机构改革,撤销原民乐县环境保护局,组建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为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为正科建制;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为原民乐县环境监察大队改革后转隶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正科建制;张掖市民乐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正科建制,成立于20087月;民乐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股级建制,成立于20206月。

【环境状况】   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地表水考核断面双树寺水库水质达到类水质目标要求;城区总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类水质目标要求;51个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均达标;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三堡徐家寨子水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全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为28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9.5%,完成了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氧化硫(SO2)浓度均值为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浓度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日均浓度值为1.8毫克/立方米,臭氧(O38小时浓度值为134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及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污染防治】   狠抓面源污染治理,通过去功能化和应拆尽拆方式完成1509户;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完成1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整治和2家企业14台工业炉窑治理;持续强化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共排查燃煤锅炉23台(加强监管16台,达标治理7台),已全部完成整治;开展银河集团、远达食品、丰源薯业环境信用和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评价;排查涉及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共7家,加油站18座,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强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管,坚决杜绝为违规车辆和带病车辆出具合格检验报告;完成锦世化工公司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工作。开展春雷2021”河湖管护攻坚行动和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35万元,完成南古镇左卫河牛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自筹资金在南丰边庄水厂供水井等3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设置界标80块,为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保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全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7%,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8%;加强污泥处置监管,全县2个污水处理厂建设规范的污泥暂存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和集中整治,城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和入河排污口登记工作。全县3家县级医院、疾控中心和13家镇卫生院均建立医疗废物暂存间,并按规定处置;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新天镇杏元村、吕庄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县化肥利用率达到40.3%,农药利用率达到41.3%,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目标;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已建成标准化废旧农膜回收点16个,其他回收站点33个,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4%;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6%,大型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8%;民乐县被确定为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已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和监测方案编制。

【环境监管】   围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四大类11个方面,开展全县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县共排查点位170个,排查发现的46个自查问题和市级交办的4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8起,处罚金额23.9万元。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巡查检查,建立巡查工作台账;配合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产资源等项目进行核查清理,保护区内无新的违法行为发生。按季度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年度资料收集和考核指标内容审核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两个100%”全覆盖要求,持续加强全县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供水设施运行监管,严格落实供水供应保障、供水管网及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水源地巡查、供水水质监测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继续做好环境监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工作,依托“12369”环保热线、微信环保举报平台等信访渠道,主动参与和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8起,全部办结,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完成51个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南古镇城东村水气土环境质量、洪水河灌区等410万亩以上农田灌区和洪水河关闸桥入境断面水质、锦世化工公司周边8口地下水井特征污染物六价铬监测工作;完成工业园区水、气、土环境质量监测任务;持续推进测管协同,完成20蒸吨以下在用燃煤锅炉监测、3次市级监测数据质量考核监测和5次执法、信访投诉监测;完成46户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时填报自行监测系统。根据《民乐县声功能区划技术报告》,完成噪声布点核查工作。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查处即知即改问题51个,限期整改问题27个,已全部整改完成;修订《民乐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8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和编制工作;组织锦世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危险废物铬渣泄露”“硫酸罐泄露应急演练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全县18家核技术应用单位开展执法检查36次,专项检查2次,督促整改问题36个,辐射操作人员个人剂量器按季度全部完成监测,辐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进一步加强。按季度开展全县核与辐射例行检查工作,检查率、整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生态环境领域改革】   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和执行报告审核,需审核执行报告提交率企业共36家,已提交36家,提交率100%;三个典型行业需审核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企业8家,已审核整改8家,审核率、整改率100%。提升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效能,下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办理一对一服务告知单》,提醒建设单位尽早编制环评文件;强化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指导和解决环评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项目早日审批创造条件。年内,完成审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30个,技术审核2个,编制环评文件7个;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19个,无须办理环评手续35个。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编制报告书(表)的项目分为AB两类进行审批,B类项目取消了专家技术评审环节,审批时间由法定的30天缩短为8天,全年审批B类报告表项目12项,指导备案登记表项目65项。按照《张掖市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推广使用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开展企业注册登录和涉企政策推送工作,在全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中完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8户企业登录注册任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低碳日等重点节日,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常态化的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出行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民乐环保专题专栏,持续对项目审批、污染源监管、环境监测等信息定期进行公开。组织相关单位、群众代表开展环保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活动,召开2021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