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2·疾病预防控制》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3-12-11 15:31

【概况】   民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1月因卫生体制改革成立,是全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疫情防控】   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落实好四早防控措施,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特定服务场所和行业人员每周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强化信息对接,实现从隔离到社区管控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加强新冠疫苗冷链管理,确保新冠疫苗接种效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巡回督导指导,扩大免疫接种人群,筑牢全县新冠疫情防控免疫屏障。强化培训,规范疫情处置,对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方案、消毒技术方案、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等内容开展培训,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加强宣传,将有关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通过县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县融媒体中心、民乐发布等多途径向社会公布和讲解,正确引导和宣传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

【传染病预防控制】   全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776例,报告发病率为325.7/10万。肠道门诊设置、重点传染病监测、腹泻病监测均按要求开展;鼠疫防控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年内没有发生人间鼠疫疫情;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人;艾滋病防治工作逐步提高,HIV感染者和患者全部规范管理。

【免疫规划】   全年免疫规划共冷链运转12次,下发一类疫苗36711支,各预防接种单位均按照预防接种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0—6岁适龄儿童共接种相关疫苗35046针次,查出漏种针次203针次,补种167剂次,全县未发现麻疹病例和疑似AFP病例。同时,全面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新冠疫苗191266支(337266剂次)。

【地方病、寄生虫病、死因监测工作】   地方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死因监测等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方案执行。年内抽取全县范围内儿童204名,孕妇100名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开展儿童氟斑牙监测784人,二度以上甲状腺肿大病人32人、氟骨症病人8人、克汀病病人2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死因监测直报1416人,完成包虫病B超筛查小学生、居民、入院病人14595人,新发现病人3例。

【检验检测】   制订质控计划,认真开展室间质控,确保卫生检验监测工作公平、公正、科学、有序,全年共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46490份,完成外环境样核酸检测4439份;完成各类水质检测494份,并按要求将检测结果上报县卫健局进行公示;完成乡镇卫生院等71家单位219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完成寄生虫病、碘盐及尿碘、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HIV抗体检测工作,完成预防性健康体检检测7350人。同时,中心实验室通过了省质量审核中心扩项和复查,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

【公共卫生及职业病防控】   全年全县高血压患者管理27651人,管理率60.1%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7289人,管理率为43.1%65岁老年人25101人,健康体检14056人,健康管理率为56.1%,排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99例,规范管理率为997.73%。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单位188家,上报293例病例。完成全县5个镇、20个监测点,200户家庭及5所镇的小学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对辖区内36所学校进行卫生组织管理、传染病、常见病防控方面的指导检查工作,完成适应窝沟封闭儿童5580颗牙的封闭和适龄儿童800人的涂氟任务。对13家公共场所进行危害因素监测,全县共登记肿瘤病例227例,统一填报全国肿瘤登记平台,职业健康监测企业23家。按期完成病媒生物监测、食药调查、农村户厕调查、中医防治慢非病工作。

【卫生应急和培训】   全年采取集中培训、借助省级视频会议系统对本辖区各类公共卫生人员培训6期158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

【设备购置】   多方争取资金,购置低本底α/β测量仪、蒸发器、96通量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96通量荧光PCR扩增仪等设备,县级疾控机构水质理化实验室具备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要求,实现日核酸检测1000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