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守护碧水清波 绘就生态宜居画卷

来源: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 作者: 王金磊 日期: 2025-07-25 10:32

绿水青山是民生福祉的底色,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坚定的决心、科学的策略、扎实的行动,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全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绘就一幅生态宜居新画卷。

坚持源头治理,筑牢水生态安全防线。始终将源头防控作为水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精准靶向施策提升水污染治理质效。依托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对辖区内排水企业污染源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启动现场核查,查明异常原因及时联合企业制定方案,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常态化开展河道、泄洪渠、入河排污口全覆盖排查,通过徒步巡查、无人机航拍、现场采样等手段,对非法排污口采取“依法取缔、清理合并、规范整治”措施,从根源消除水环境安全隐患。

强化执法监管,严守水环境安全底线。执法监管是守护碧水的“利剑”。民乐分局聚焦涉水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设备)、污水管网等重点领域,开展全覆盖排查,针对管道破损、设施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建立“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复查验收”的闭环机制。定期联合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强化汛期水环境风险排查,严厉打击汛期超标排放、偷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确保水环境安全。通过无人机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形成“技防+人防”的监管体系,筑牢水环境安全屏障。

夯实监测基础,科学支撑水质监管。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民乐分局严格按照全市2025年监测方案要求,对县域河流胡库、地下水、水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入河排污口等关键区域实施监测,动态掌握水质变化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县水污染在线监测企业达标率100%,地表水省控断面双树寺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全县46个乡镇和3个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通过构建完整、真实、准确的水质数据库,为全县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治水措施精准有效。

深化民生工程,推动城乡水生态共治。水污染防治既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乐分局以“惠民、利民、为民”为宗旨,大力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按照《民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做到污水治理与乡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行动、统一管理、协调推进,申报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新天镇、南古镇污水处理站扩容改造,实施“3区3镇30村”乡村建设污水管网项目(一期),三堡镇、六坝镇集镇及邻近村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同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等项目,配备垃圾转运车、垃圾桶等设施,扎实开展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让生态红利普惠千家万户。

创新再生利用,构建循环水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通过构建“污水收集—再生处理—循环利用”链条,实现再生水多元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供水“争抢”地表水、“挤占”生态水的难题,实现节水与治污双赢,为水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长效护航水环境质量。今后,民乐分局将持续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盯河流水质目标,压实“三水统筹”责任。利用科技手段强化非现场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进再生水项目建设,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深化农村污水治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路径,奋力打造“绿水长流、长治久清”的生态民乐,让碧水清波成为美丽民乐建设的亮丽底色,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惠民的绿色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