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乐县以“只进一扇门,办完所有事”为鲜明目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拓宽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全面深化城乡融合共建共治,真正把棘手事、难办事化解为群众心中的办好事、满意事,聚力打造城市社区与乡镇农村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党建增效能,推动机制焕发新生机。严格落实县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2场次,推动统筹协调作用自上而下贯通至基层,确保难点堵点问题自下而上逐级领办督办。深化拓展“党建+治理”模式,建立党员“双报到、双管理、双服务”机制,引导进城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健全“社区(乡村)吹哨、部门报到”机制,150个单位党组织及2273名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同步报到,及时化解群众诉求及突出矛盾纠纷300余件,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形成党组织联抓联促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精准服务提质效,推动融合迈向新高度。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窗口24个,明晰事项清单63项,编制社区便民服务指南并出具“一次性告知清单”。线上依托公众号、微信群、短视频等载体,线下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事项办理流程、地点及所需材料清单,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采取“办事咨询—现场办理—结果反馈—告知办结”工作流程,“一站式”为搬迁群众办理业务300余件。推行社区“红色代办员”制度,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群体,制作特殊老年群体“爱心守护卡”和一般住户“网格便民连心卡”,通过快速响应、及时掌握情况,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真正将群众“找上门”转变为便民服务“送上门”,推动城乡融合从“物理聚合” 迈向“化学融合”。
多元协同聚合力,推动治理激发新动能。建立“乡镇、社管委(乐民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三方联席会议制度,邀请先锋党员、进城群众代表、单元楼栋长、热心乡贤等参与联席会议26场次,共商共议社区事务43件,推动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商”的互动局面。聚焦搬迁群众中的4类特殊家庭和5类重点人群,建立“进城人员动态管理库”,形成专班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议事室等阵地资源,组织开展社区文化、阳光议事、农技培训等各类活动50多场次,推动社区服务从“单一供给”向“多元共治”转型,实现“矛盾共调、人员共管、服务共联、活动共办”的城乡融合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