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强降雨期间,民乐县羌活沟区域因地质灾害风险加剧,18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直接威胁。危急关头,民乐县应急管理局牵头抓总、迅速响应,严格落实省、市汛期应急处置部署要求,一方面第一时间激活“叫醒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一户不落”,另一方面联动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及镇村干部,构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全流程闭环体系,以预警、转移、保障三措并举的务实行动,不仅实现18名受威胁群众零风险安全转移,更用系统治理实践筑牢了县域汛期安全防线。
闭环联动强时效,确保“信息传递无遗漏”。县应急管理局将预警信息传递作为首要任务,迅速激活“叫醒叫应”机制:通过智能预警平台定向推信、应急广播循环播报、镇村干部逐户上门“兜底式”通知,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网,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到每一户、每一人;水务部门(实时监测河道水文动态、排查排涝设施隐患)、自然资源部门(排查地质灾害风险点、划定危险管控区域)及镇村干部,构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全流程闭环,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处置标准和时限要求,避免“环节断档”,保障应急处置高效衔接、无缝运转。
分类施策解难题,实现“群众转移零风险”。针对羌活沟18名受威胁群众,县级领导带领应急、水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通过“雨情数据+历史灾害案例”面对面宣讲风险危害,重点针对老年群众存在的“侥幸心理”“故土难离”情绪耐心劝导,打消思想顾虑;专门组建“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帮扶小组,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定制“一人一策”转运方案。在多部门协同配合下,转移通知、人员清点、全程护送等环节无缝衔接,30分钟内18名受威胁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安全地。
“三到位”暖民心,筑牢群众“安全安心线”。物资保障到位:紧急调配饮用水、方便面、棉被等基础生活物资,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安全值守到位: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划分功能区域并设标识,巡查排水情况,增设“禁止返回危险区”警示,严防意外;信息与心理保障到位:每小时通过多渠道通报雨情与隐患监测数据,一对一解答群众疑问,协调心理志愿者驻点,稳定群众心态。
此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成功,关键在于构建了“前端预警无遗漏、中端转移零风险、后端保障全覆盖”的全流程工作体系。通过“叫醒叫应+多部门协同”的预警机制、“领导带头+特殊帮扶”的转移策略、“物资+安全+心理”的安置防线,体现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高效的治理思路与务实精细的工作作风—既以闭环联动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以分类施策保障特殊群体转移安全,又以全维度保障消除群众后顾之忧,不仅成功守护了18名受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更为县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提供了“预警精准、转移有序、保障到位”的可复制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