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天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为“小切口”,利用“小板凳”唠嗑模式,探索搭建基层治理的“大舞台”,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板凳作风”,用“小板凳”撬动“大治理”。
“小板凳”上聚民心。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且出行不便的实际,充分发挥“小板凳”在党的政策,法制宣传、民情收集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紧紧贴合实际,将“官话”变“白话”,将“文件语”变“家常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精神、民生政策等内容一一为百姓讲解,不仅解决了场地局限的问题,更消除了台上台下、党员百姓的距离感,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向基层“下沉”模式的转变。
“小板凳”上听民生。充分发挥“小板凳”作用,坚持“凳子放在哪,党组织就到哪”的原则,倾听群众心声。“村庄上的路灯不亮了”“我们的这段路能不能拓宽,每逢过节错车是难题”“这段沟渠能不能争取资金好好修缮下”……“这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是大事情,我们必须解决,回去就着手落实。”问题提出,就有回应,群众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驻村领导和村组干部听着群众的提问现场表态,答疑解惑并对问题收集整理,让基层治理不仅有温度,更有热度,真正实现从“议论纷纷”到“议事纷纷”。
“小板凳”上解民忧。将“板凳”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百姓家门口,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用心用情把村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窗口,将为民服务由“等服务”向“送进门”转变。同时,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和合理建议做好登记,建立“一般问题现场解决、难点问题分段解决、重大问题联合解决”机制,逐一协调“兑现”服务项目清单,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