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天司法所以“围绕中心、增强民心、秉持初心”为主线,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职责,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扎实开展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工作。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新天司法所始终坚持“四字诀”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从思想、方法和手段上推进工作创新,在勤恳工作的基础上,使司法行政工作亮点纷呈。
创新组织,完善机制,坐“稳”人民调解。坚持把“基层稳,则全局稳”作为民间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原则,按照“有案必接,有纠纷必调,限时服务”的要求,实行分片负责,协同作战,常规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突出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有越级上访苗头隐患的矛盾纠纷、历史遗留的疑难积案,力求排查一起,调处一起,化解一起。坚持和完善调解例会制度以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新天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司法所在有关部门的合力协调下,共调解案例200多起,主要涉及家庭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劳动保护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方面,调解成功率98%,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做“精”法治宣传。深入推进“法治新天”建设,创新普法形式,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案释法。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深化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进宗教场所”活动;同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坚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抓好学校法治副校长、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五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管理,靠实责任,入“心”社区矫正。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注重用“心”矫治。抓好服刑人员入矫环节,对前来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严格的入矫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社区矫正同样是刑罚执行过程,以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明确自己的在刑身份,找准自己的定位,端正态度,积极改造。抓好日常教育劳动环节,认真做好每月的集中教育并形成制度,在教育劳动中始终按照制度规定执行,充分体现刑罚的严肃性。积极拓展教育方法,采取个别座谈了解,电话汇报、报到、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服刑人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帮助他们化解心理上的障碍。抓好日常监督管理环节,严格按照《甘肃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图形式走过场,落实日常电话汇报、书面汇报和思想汇报工作,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等制度,同步完善早晚打卡、人脸识别、微信定位等工作制度。至目前我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1名,其中解除社区矫正3名。
创新举措,刚柔并济,抓“细”安置帮教。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建立23个调委会,并逐村建立帮教小组,对帮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实行5+1帮教举措(司法所长+派出所工作人员+司法专干+帮教对象监护人+村工作人员+一名帮教对象),详细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和生活状况。针对性地解决各类帮教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四到心”(法律教育到位、技术培训到位、上门走访到位,思想上贴心、生活上细心、工作上热心、政治上关心)。至目前,全镇68名刑释解教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无一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