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坚持把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不断健全协商议事工作机制,有效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履实职建真言,发挥好“桥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各协商主体部门协同、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牢牢掌握协商议事主动权。积极构建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机构阵地标准化、协商形式多元化、保障机制系统化”的“一领三化”工作体系。结合实际打造了“板凳会”“田间地头会”等独具特色的协商方式,耐心听取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掌握生活生产情况,及时向镇党委、镇政府汇报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破解推进工作中产生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集民意解民忧,发挥好“主体”作用。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打造户外协商议事站点、议事长廊、议事亭等村级议事点,听民声、解民意,激发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让“一站一廊一亭”成为百姓当家作主的大舞台。通过委员下沉基层活动,进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期盼,协调帮扶事项,深化对接服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板凳议事会”开展协商议事会10场次,当场解决群众疑问5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项,调处矛盾纠纷8件,切实将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盯重点作示范,发挥好“带头”作用。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统筹运用“线上+线下”的协商方式,在广泛征求意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富民产业、生态建设、环境整治、社会稳定、乡村建设”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争议点和矛盾点作为协商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确保协商议题既契合中心工作又顺应民意诉求,把协商“会场”变成解决问题的“现场”。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政协委员们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走好乡村振兴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