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草案意见征集反馈>>意见征集反馈

关于《民乐县县域经济暨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22023/2025-0004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发改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5-05-21 17:46:20 是否有效

政策文件链接:民乐县县域经济暨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意见征求稿)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固强补弱,提优补短,持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综合实力和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县域现代化水平,制定民乐县县域经济暨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二、形成过程

5月14日会同相关单位进行材料征集和数据整理,5月二、16日在全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招商引资大会上进行了讨论,5月21日通过协同网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稿。

三、文件内容

《民乐县县域经济暨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紧盯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和全市“一屏三地”发展定位,对标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着眼塑造“田园民乐”品牌,聚焦“一屏一园两地”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整体跃升。

202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3亿元,增速6.4%。提出2025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增速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7.29亿元,增速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9.32亿元,增速6.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8%、8.5%。2026年力争一二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8.2%、10%、7%,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前50位,力争获评“进步县”;工业主导型评价进入全省前20位,生态功能型评价进入全省前5位。工业园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5%,力争获评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进步奖”。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一是筑牢生态屏障护美增绿。系统保护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到2026年,力争县域水土保持率达到80%以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控制在省下达我县空气质量考核值以内,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稳定保持在100%,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稳定保持在97%、100%。扎实推进节水治水兴水,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75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不断下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开展“零碳”园区、“零碳”旅游景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创建。积极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绿色低碳工业项目。到2026年,力争生态经济类项目投资达到亿元以上。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做强现代农业根基。拓展现代农业六大空间,到2026年,建成高标准玻璃智能温室100万平方米,马铃薯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73%中药材加工率达到70%以上,脱水蔬菜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18万吨、5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甘味”金张掖农优品串番茄单品冠军县、全省肉羊产业链智慧发展先行地和全国最大的东弗里生乳肉羊繁育基地。力争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7.49亿元,增速达到8%。做优生态工业体系。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发展酿造、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优势产业,加力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到2026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以上,增速达到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和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做活第三产业业态。编制《民乐县“十五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服务业企业倍增计划。到2026年,力争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速达到7%以上,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5%以上。

三是加速园区建设扩能升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推动园区赋能升级,探索“资源+市场+应用场景”招商引资新模式,集中70%以上的人员力量参与园区招商。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和“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供地模式,提高要素配置效能。

四是加速城乡融合共富共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和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形成以县域为枢纽、乡镇为节点、辐射带动乡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26年,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实用性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产业融合、田园风光、农文旅康养等各具特色新乡村。拓宽全民增收渠道,加强就业服务保障,强化就业支持措施,带动群众就业。到2026年,力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保持在6%、8%以上。

五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稳定。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坚持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改善,持续深化爱心民乐建设。全力推进主动创安创稳,全面推行矛盾纠纷调解“四级七天”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多层级多领域健全防控体系。着力消除风险隐患,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提升“五大体系”建设水平。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2026年我县能够进入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先进县”行列,参照《县域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实施细则》,认真研究分析,对县域经济综合监测指标2025年、2026年预计完成情况进行了测算,提出了目标任务。请全县各单位立足工作实际,紧扣考核指标加大监测力度,对标对表,自加压力,跳起摸高,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