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基层政务公开>>财政预决算>>2025年财政预决算

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索引号 620722053/2025-00074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财政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5-08-25 10:54:00 是否有效

今年以来,全县财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组织收入,全力加快支出进度,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全县财政收支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财政总体呈现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态势。

一、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8298万元,占预算的68.1%,增幅15.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789万元,减少11.9%,占比31.1%;非税收入完成19509万元,增长34.8%,占比68.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6663万元,占预算的75.33%,同比增支8959万元,增长6.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58218万元,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649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5609万元、转贷新增专项债券收入4996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33997万元,同比增支16653万元,增长96.02%,增支主要为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出。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127万元,占年初预算34764万元的55%,同比增长13.9%,增收233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513万元,占年初预算33278万元的49.6%,同比增长41.7%,增加4855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暂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五)政府综合债务情况。法定债务方面:2024年底全县法定债务余额为41905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04904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14151万元。2025年转贷新增一般债券9804万元、专项债券42080万元,政府法定债务余额变动为470939万元。隐性债务方面:2024年底全县债务余额为97266万元。上半年,按计划化解存量隐性债务29180万元,占计划的130.36%,隐性债务余额变动为68086万元,全县债务规模合理、风险可控。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人大各项决议,紧盯国家和省市财政政策导向,统筹推进稳经济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坚决防范财政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强化收入调度,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深入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和财政运行趋势,积极培植财源,强化涉收部门协作配合,抓征管、强争取,竭力做大财政盘子。一是依法组织收入。充分发挥财政在收入组织中的牵头作用,强化沟通衔接,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准确掌握税源结构和税负变化,坚持保存量、促增量、挖潜量,努力提高财政收入总量。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度增长,较同期增长15.7%,增收3843万元。二是强化税费征管。坚持财税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主要经济指标、行业运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科学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三是深挖财源培育。强化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积极培植优质税源,紧盯三墩滩330千伏汇集站建设、易事特民乐200兆瓦/800兆瓦时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兴税源。按照“招商引资”和“招财引税”并重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力推进1.69兆瓦非自然人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生产等招商引资企业早日达产达效,增加税收贡献度,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优化支出结构,各项政策保障有力。聚焦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保障,集中力量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助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资金保障,全年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916万元(中央5941万元、省级6725万元、市级620万元、县级3630万元),“三北”工程资金4253万元,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7738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支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债券资金补短板、稳投资、促发展作用,争取政府新增债券资金59764万元(新增专项债券4996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9804万元),有效保障了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村级互助幸福院项目、县思源实验学校运动场建设及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化解存量隐性债务15769万元,支持县农投、城投公司化解隐性债务13411万元,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尽早完成退出工作。三是落实民生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县教育、卫生、社保等11类民生支出达到11513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同比增长3.3%。坚决贯彻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全县教育投入36618万元;安排民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917万元,切实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落实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163元提高到175元;着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94元提高到99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7.2元提高到18.4元,各项民生政策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四是助推公共文化发展。全县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文化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安排1600万元,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文物保护修复等项目,保障纪念馆、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1008万元,支持童子寺石窟崖体加固工程项目建设,壮大文化旅游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的优先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保障性风险底线,全县基本民生、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机构运转保障到位。“三保”支出完成71881万元,达到序时进度50%以上的考核要求,实现应保尽保。

(三)积极主动对接,资金争取成效明显。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方向,编制印发《民乐县2025年中央和省级资金争取操作参考指南》,持续强化纵向沟通和横向联动,重点围绕城乡建设、扩大消费、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4亿元,增长15.8%。争取债券资金59764万元,占全市县区额度的29.13%;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306万元。

(四)树牢底线思维,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全面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严格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控限额红线,严把风险底线,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债务风险分析、研判和预警工作,严格落实偿债资金,将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确保及时偿还,避免政府失信。二是联防联控金融风险。加强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双向联动,深入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切实提高风险预判和防控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截至6月底,风险最高的县农商银行账面不良贷款8291万元,较年初11399万元减少3108万元,贷款余额490719万元,较年初460595万元净增长3012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69%,较年初2.42%下降0.73个百分点。三是强化国资国企监管。积极构建“财政+国资”模式,推动资产共享共用、优化配置、规范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运营规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资产清查,处理闲置资产3宗967.57万元(报废处置2宗原值8.01万元,调拨处置1宗原值959.56万元)。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法定代表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对国有企业的财会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五)完善财政体制,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体推进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财会监督、机关建设,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持续强化预算管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定原则,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坚决削减低效无效支出,“三公”经费较去年同期下降11.33%。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清理固化项目,开展支出政策清理评估,健全完善“该保必保、应省尽省”的预算分配机制。二是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预算绩效管理部署要求,落实全过程绩效管理,着力推动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全面形成预算安排有依据、预算执行可控制、预算结果能衡量的管理模式。开展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对15个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4656万元;对5个部门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3345万元;对5个乡镇开展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涉及资金3930万元。不断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助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切实提高财政投资评审质效,完成评审项目37项,送审金额32322万元,审减金额2510万元,审减率7.77%。三是着力提升财会监督质效。完善财会监督贯通机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对全县5个乡镇、5个行政事业单位、2家国有企业和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结合群腐专项整治开展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和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报酬发放情况、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专项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四风”问题等查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四是全面优化政府采购管理。以政府采购政策为引领,提升采购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核,把严把牢关口,精确测算成本,促进项目建设领域节省出更多资金,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工作质量,更加有效服务全县项目实施和推进。共审核网上商城采购1370笔,交易金额1037万元。落实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17146万元,占实际采购金额17844万元的96.09%。

上半年,我们在增加财政收入、加强资金调度、保障重点支出、化解债务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不容忽视,比如主体税种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收空间不足,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长,还本付息、民生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领域资金需求大,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尚需巩固,财政运行风险依然艰巨。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工作实绩。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紧盯预期目标,抓好收入征管。积极落实惠企纾困优惠政策,扶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稳定固有税源。持续加强公共管理行业契税、建筑金融业地方税和房土两税等重点税源税种监控力度,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工程项目税收管理,特别是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项目,通过以票控税使重大项目税收及时入库。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公安、交警、自然资源等非税收入重点执收执罚单位,对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土地出让金收入进行清理核实,督促欠缴非税收入及时清收,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大决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省市重点考核项目支出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支出需求,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重点支出常态化调度督办机制,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影响支出进度的突出问题,打通支出管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确保关键时间节点各项重点支出达到省市调度目标。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争取库款调度支持,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均衡安排支出,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资金及时足额保障到位。

(三)抢抓政策机遇,争取上级支持。紧盯财政部门主导分配的资金,重点关注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的时间节点,及时汇报衔接,力争在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上给予我县倾斜支持。加大新增债券额度争取力度,有效解决财力短缺与重大项目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继续抢抓机遇,加大政策研究,积极配合各相关职能单位竭尽全力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倾斜。

(四)持续发力推进,强化绩效管理。牢固树立“大绩效”的理念,对照绩效管理指标考核体系要求,责任到人,查漏补缺,逐项盯办,确保每项指标有人抓有人管。全面落实预算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评审机制,确保应评尽评,提质增效;加强绩效自评工作,督促预算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切实提高自评工作质量;印发标准体系建设文件,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梳理现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

(五)增强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屏障。严格按照国家“三保”支出标准和范围,认真做好“三保”预算编审工作,定期开展“三保”支出监测,足额安排支出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硬性约束,加强“三保”支出库款保障和运行监控,严防保障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统筹再融资、展期等工具,穷尽一切手段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健全完善债务风险监管长效机制,有效运用全口径债务监测系统,对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监督,规范资金流向,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聚焦信贷、理财等领域,及时发现隐患,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底线。

(六)强化资源统筹,提升管理水平。按照今年财政部开展的地方财政科学管理试点要求和具体部署的3大类11项改革任务,积极开展我县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和健全预算管理链条两项试点改革任务。通过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财政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高财政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1.2025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2.2025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3.2025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4.2025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5.2025年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6.2025年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