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策文件>>按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民乐县关于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

索引号 620722047/2022-0007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工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工信局
生成日期 2022-12-29 09:45:43 是否有效

   政策解读链接:《关于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精神,现就我县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统筹推进我县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全县城市大脑架构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全场景智能的“城市大脑”,促进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以公共数据全面汇聚共享为支撑,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为突破点推进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我县数据要素高效流转,智能设施广泛覆盖,城市运行“一屏全观”、生活服务“一窗智享”、风险防控“一体联动”、产业发展“赋能提质”。

到2025年,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大幅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政务外网体系完成整合、升级、扩容,政务云和大数据基座分级建成,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不断深化,形成协调推进有力、技术体系完备、安全管理有序、制度规范健全的数字政府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坚持实效性原则。改变智慧城市同构化思路,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解决城市治理“痛点”、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开展基于城市大脑的智慧应用建设。坚持以应用场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大脑项目建设。

坚持系统性原则。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更为快捷便利、更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统筹构建数据按需共享、业务协同联动、应用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坚持整体性原则。集约化、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应用支撑体系共享共用,依托现有政务信息化建设基础,充分衔接“存量”,集中建设“增量”。

坚持协同性原则。以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为切入点,通过打通数据流、优化业务流、完善管理流,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

坚持统分建设原则。按照市级标准规范,以应用为主、实现服务下沉、能力穿透的目标。

坚持发展安全并重原则。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规则体系,持续推动政务数据资源依法有序开放和深度挖掘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

四、建设内容

按照市级统一规划部署、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数据资源、统一安全策略的思想,构建我县城市大脑,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夯实3项基础设施,打造4大城市中枢,深化N类智慧场景应用。

(一)构建1个城市大脑

按照“市县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运作”的思路,“市级大脑”的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整体联动、分工协作、拓展应用。通过城市智能运营平台、决策支撑平台、民乐县政务服务网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城市管理、辅助决策、综合服务统一入口。

(二)夯实3项基础设施

1.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网络建设。优化县、乡、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推进政务外网、政务专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升级,提升优化网络承载能力,打造全县“政务一张网”;加强政务应急指挥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建设,实现全县指挥调度“一张网”;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完善全县视频监控网络,汇聚接入全县监控图像资源,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组织电信运营企业加快5G网络建设,提升城市核心骨干网覆盖面,满足大带宽和泛在连接的网络接入需要。

整合各级智慧城市平台。坚持整体性原则,依托现有政务信息化建设基础,充分衔接“存量”,集中建设“增量”。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不断填充完善各类政务应用,向上对接市级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向下融合数字乡村和数字社区。

完善城市智能感知体系。构建统一的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接入管理平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城市交通、桥梁、道路、地下管线、灯杆铁塔、环境治理、消防等市政领域部署视频采集终端、RFID标签、多类条码、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感知设施,构建与市上统一的城市物联感知层;统筹推进“雪亮工程”等公共视频监控相关项目建设,织密智能感知设备前端覆盖,整合接入社会面视频、图像等资源,坚持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分步建设,建设县级视频云平台,持续提升平台存储、解析、挖掘、服务能力,构建“城市大脑”视觉中枢。

2.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全政务一张网。按照省市标准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范围,满足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分类梳理各部门业务专网和电子政务专网,有序推进非涉密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

形成全政务一朵云。按照省上多云统管,市级建设政务云节点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县云管理平台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全县云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各类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原则上除涉密以外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和数据存储必须全部上云。

打造全统一公共支撑体系。推进数字化共性应用集约建设,按照省市统一技术架构体系,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签名、统一公共支付等系统,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跨网交互、统一办件寄递、统一消息服务的公共应用支撑保障。

建设全一体化运营指挥分中心。建设全县集政务服务监测、服务效能评价、特别事项呈报、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政府运营指挥分中心,对相关领域政务信息进行全面汇集、深度研判、直观呈现,实现“战时指挥、平时服务”。

3.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方面推进交通标志标识、道路隔离栏、交通指示牌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车路协同车联网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路、示范营运多场景测试应用。推进全县“智慧停车”应用,加快路边临时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等停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引导商业体、单位、小区等社会停车场停车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能源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城市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统一监管;加快智能电表、智能燃气表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电力物联网与智慧燃气网建设;建设智慧能源平台,构建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能源系统智能化运营服务体系。

水资源方面加快雨量、水位、流量、水质、墒情等信息系统集成。整合生态环境部门的“一库八网三平台”生态环境信息监控系统,水务部门的水生态系统、山洪灾害系统,气象部门的雨情监测系统等,统一接入县级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对水资源、重点河段、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

智慧公共服务方面深入实施学校互联网攻坚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学校网络接入条件,加快智能化教学终端建设,探索发展与新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建设医院自助机器人等就诊助诊设施,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疗程的智慧服务;推进“人工智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完善养老设施,推广健康一体机等养老辅助设备应用。

(三)打造4大城市中枢

1.数据中枢。依托民乐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构建数据标准规范,按照“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六要素”,不断整合接入业务数据,完善人口库、法人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库、电子证照库、共享材料库、各类主题库,规范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和共享交换,实现与张掖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全县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

2.应用支撑中枢。以城市事件智能处理为目标,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的集约建设和统筹管理,为各类智慧化应用提供灵活、快捷的基础能力支撑,构建横向能力可拓展、纵向应用可支撑的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服务体系。

3.人工智能中枢。构建AI算法模型库,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技术规范和流程规范,建立开发工具集和微服务框架,统一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大数据基础组件、基础工具和模型算法,支撑标准高效的应用开发模式,支撑城市各类智能化场景应用,提供人工智能算力。主要由基础支撑能力和通用业务能力构成,基础支撑能力包括统一认证、统一监控、统一支付、工作流引擎、消息中心、区块链基础平台;通用业务能力包括协同处置、协同调度、协同服务、数据防篡改、数据追溯等。 

4.时空中枢。整合地理信息、道路实景、虚拟现实场景等城市地理信息,建设城市统一标准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图图层、标准地址等服务接口,提高城市地理图层、地址的唯一性和及时更新率。主要由地理空间服务、标准地址服务、地址二维码服务构成。

(四)推动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数字政府建设

1.持续优化一体化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升级完善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推动线上线下标准统一、深度融合、服务同质。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全面支撑“一网通办”等,大幅提升服务效能。

推进政务事项标准化。建立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健全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在市、县、镇三级统一,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

建立健全“好差评”体系。健全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功能,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应用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规范,强化评价结果使用,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强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和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功能,提高监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构建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体系,推动监管流程全掌握、主体信用信息全记录、重点监管领域全覆盖。加强对取消、调整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统一线上入口服务。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和政务服务总门户的重要作用,提升政民互动、开放透明的政务公共服务能力,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集成甘肃省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全方位汇聚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端口,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政务服务平台“一窗受理、一网运行”,实现和省级平台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2.深入打造数据基座,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加强数据统筹管理。建立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梳理形成衔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公布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目录和清单纳入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运行管理和在线实时更新,不断提升共享数据质量;明确政务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开发利用等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实现共享数据使用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确保数据共享安全可控。

建设数据资源库。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向政务数据中心汇聚,构建综合人口库、综合法人库、信用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等基础库、事项库、办件库等主题库及“一网通办”等专题库,形成全县统一数据资源库。

升级改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全县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各部门清理整合现有政务信息系统,加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按需共享政务数据、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等,形成覆盖县、镇的全县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数据传递效率,逐步形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数据共享复用模式;加大政府数据开放建设力度,提高开放数据质量和数量,持续梳理和规范政府可开放共享数字资源目录的颗粒度,逐步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和动态更新机制,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完善数据回流机制,加速数据流动,盘活数据,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充分发挥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3.打造网上服务品牌,不断拓展政务应用

加快推进政务应用移动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对已建成的各类政务服务移动应用要加快向全省“甘快办”移动端进行迁移整合。

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机制,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与市上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数字政府“总客服”。

拓展延伸“不来即享”利企平台。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按照“不来即享”原则,推动相关部门涉企服务平台优化整合,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涉企数据共享,倒逼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

创新“二维码+政务服务”应用。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推动二维码门楼牌与政务服务事项关联衔接,拓宽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入口,推出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导办等创新应用,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品牌。

(四)深化N类智慧场景应用

1.塑造精建精美、城乡一体的城市治理。围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和民意民情,打造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无感管理、有感服务的智慧应用场景,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快速响应的基层智慧治理新模式。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完善环卫固废、城市道桥、违法建设、工地扬尘等监管系统,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价手段,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加强对水、气、电、噪声、危废、土壤、危化车辆、柴油车和重大风险点源等相关数据的汇集共享,建立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域立体智能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现环境监管的全面化、高效化、智能化,提升全县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管水平。

2.实现无处不在、便捷普惠的民生服务。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学校管理精细化,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建设应用,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镇寄宿制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张掖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发挥医疗健康大数据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民政体系信息联动与系统整合,着力构建“智慧救助”“智慧养老”“智慧治理”“智慧家政”“智慧退役军人服务”五大服务体系,建设面向社会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信息联动与民政资金监管与发放,推进特殊群体精准救助,构建“大救助”服务体系,优化民政治理格局。完善人社智能治理体系,提升人社公共服务便捷化均等化精准化水平。

3.筑造快捷畅通、生态宜居的城市能级。构建综合交通管控体系,推进交通大数据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共享,实现数据统一管理,支撑交通管理与规划科学决策;整合全县停车资源,释放闲置泊位,促进共享应用;完善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智慧交警大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覆盖全县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信息智能采集体系,围绕土地资源使用、水资源调度、水利设施管理等,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推进自然资源智慧调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提升,实现资源全方位监管。建设完善城市安全与风险防控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消防灭火、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等城市安全重点领域感知预警体系,增强全环节全过程监测预警处置能力。建设完善智能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远程诊疗体系,提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人口、健康等大数据分析运用,提升联防联控、精准防控能力。

4.发展绿色高效、特色创新的旅游产业。围绕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城北民俗村、滨河酒文化产业园、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景区,推进景区联动发展。以提升游客体验为核心,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有效整合电信运营商、旅游电商、涉旅部门等各行业数据,实现对实时客流、游客轨迹、游客驻留情况、涉旅企业接待情况等涉旅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挖掘分析,提供旅游管理决策依据。建设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场馆一码预约功能,实现线上预约、线下扫码过闸,加快景区验票和游客身份验证效率,提升游客游览体验,规范旅游服务秩序。通过应用VR、AR技术建设虚拟旅游体验平台,开展全县重要景区、重要场馆数字化建模,提升游客虚拟旅游、观展体验。搭建统一的文旅门户,为游客提供包括旅游资讯、餐饮服务、票务预订、住宿预约等旅游领域的个性化服务。提升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水平,形成游客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建设基于旅游大数据的分析决策体系,提升民乐旅游规划、旅游营销与综合服务管理水平,打响民乐旅游品牌。

5.探索全面覆盖、功能完善的扩展应用。在典型应用的基础上,着眼城市建设和管理,以解决城市运行问题为牵引,综合城市大脑、数字政府平台的智能计算和数据资源,支撑经济运行分析、应急指挥调度、资源配置优化等跨领域、跨行业超级应用,加快全县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坚持以数字化、智慧化为目标,基于数字政府平台,不断扩展充实城市大脑功能,创新、开发、完善、迭代各类特色应用,探索智慧电网、智慧公安、智慧商贸、智慧住建、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序推进其他行业系统接入及提升,最终实现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全覆盖,带动全县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民乐县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县工信局和县政府办公室。

(二)加强建设资金保障。强化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加快建立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财政资金保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渠道筹融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体制机制,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机构建设,优化职能配置,稳步推动全县信息化建设力量整合。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大对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重点项目的统筹力度,强化对信息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数据交换、信息协同、系统整合。

(四)建立督查考核体系。对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实施进度进行跟踪分析,定期通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以“好差评”结果等作为主要依据,通过严格考核、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方式开展评估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

(五)加大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将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列入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加强咨询指导工作,大力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为城市大脑和数字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2民乐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docx

附件1民乐县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