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59/2025-00508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畜牧兽医工作站 |
生成日期 | 2025-09-30 17:00:10 | 是否有效 | 是 |
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养殖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及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紧盯全产业链智慧化发展目标,按照“稳预期、转方式、调结构、促联农、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智慧发展联动模式,建成覆盖“良种繁育-智慧养殖-疫病防控-加工冷链-品牌营销-联农带农”的智慧养殖全产业链体系。到2027年,全县智慧养殖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在各镇建成智慧养殖小区示范点2个,健全智慧养殖联农机制,带动2000余户农户参与智慧养殖产业;在连片智慧养殖村建成颗粒饲料生产线1条,常态化满足颗粒饲料供应,饲料自给率达到90%以上;聚焦叫响做靓“田园民乐”品牌,品牌价值突破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打造河西走廊智慧养殖全产业链示范标杆。
二、重点工作
(一)推进智慧养殖,构建数字养殖体系。深化重点企业引领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向农户提供智慧养殖技术培训、设备共享、数据支持等服务,引导农户加入智慧养殖合作组织,统一养殖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销售,带动散户养殖向标准化、智慧化转型,分享智慧养殖红利。打造镇域智慧养殖示范标杆,在各镇选址新建或改扩建智慧养殖小区示范点,配套精准饲喂、疫病预警、环境监控、数据管理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养殖过程“精准化投喂、智能化控温、数字化管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养殖模式。指导重点企业规范经营数据,加快推进纳统申报,尽快实现智慧养殖产业链企业纳统,提升产业规模与效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水务局、县林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各镇)
(二)强化良种繁育,提升养殖品种质量。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依托世行贷款低碳畜牧业发展项目,改造有机牧草基地,建设畜牧全产业链科技研发实验中心、胚胎移植实验室、鲜青饲料研发中心等基础设施,支持企业依托现有种畜禽场,开展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引进优质种源开展级进杂交和基因选育,提高良种的繁殖率、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培育具有民乐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扩大良种覆盖面,良种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构建形成“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养殖小区”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各镇)
(三)加强良料保障,稳定产业配套支撑。高效实施粮改饲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推广种植优质燕麦、粮饲兼用玉米等高产优质牧草,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进一步提高饲草自给率。推动饲草料专业化生产,支持连片智慧养殖村建成日产5吨的颗粒饲料生产线,优化颗粒饲料生产流程,建立“村集体经营+订单式生产+农户兑换”机制,常态化满足养殖主体颗粒饲料需求,促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全面提升饲草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建立“农区借牧”长效服务机制,引导农区种植户与牧区养殖户建立稳定的借牧合作关系,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增加经营性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林草局,各镇)
(四)筑牢疫病防控,保障养殖安全稳定。实施全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防控网络,配套动物疫病检测、畜产品安全检测等智能监测设施设备,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综合体系,提升动物防疫检疫能力,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动物检疫制度,加强对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的监管,防止疫病传播。以标准化示范场为重点,扶持建设无疫小区和动物疫病净化场,通过县级智慧养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疫病预警监测系统,与全县养殖场监测设备联动,及时发现和处置疫病隐患。加大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疫病防控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交通运输局,各镇)
(五)发展加工冷链,延伸畜牧产业链条。以精细化分割加工、冷鲜上市为主导方向,鼓励引进和培育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健全完善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开展畜禽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开发高端冷鲜调理制品、熟食制品、休闲食品等多元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构建“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现代化全链条冷链物流体系,配备冷藏车、冷库等冷链设施,实现畜禽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冷链配送,保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搭建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赋予产品二维码或RFID标签,实现畜产品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全链条可追溯,保障畜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占比。(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局,各镇)
(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畜产品流通效率,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建设畜禽交易市场,集中整合交易资源,稳定优质货源供应,有效解决销售渠道有限、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将自然资源、历史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民乐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推进畜产品“三品一标”及“甘味”品牌认证,整合现有品牌的渠道资源,优化渠道布局,打造“田园民乐”区域公共品牌矩阵,提高品牌市场覆盖率。制定“祁小羊”品牌建设规划,明确品牌定位和发展方向,完善品牌质量标准体系,涵盖品种选育、养殖规范、加工工艺、包装标识等环节,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市场监管,提升品牌辨识度与产品附加值。深化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推广京喜自营全托管模式,推动实现智慧养殖管理平台与线上销售无缝对接,全方位拓宽拓“祁小羊”产品市场,加快构建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条闭环体系。(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科技局,各镇)
(七)深化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聚焦产业链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经营主体,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订单收购”“托管代养”“投种还羔”等方式,构建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体系,带动农户参与养殖产业。建立“二次返利”机制,通过“保底收购+分红返利”“技术入股+利润分成”等方式额外分配利润,确保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激发各方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实现现代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镇)
三、保障措施
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农业农村、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乐县智慧养殖全产业链高效发展工作专班,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指导作用,统筹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将智慧养殖全产业链发展纳入各镇、各部门绩效考核,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确保方案落地见效。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粮改饲和畜牧良种补贴等财政补助资金,加大对畜牧全产业链智慧发展支持力度。对新(改扩)建养殖基地并配套智能化设施设备且存栏量达设计存栏50%以上的养殖场,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对打造连片集中智慧养殖且建设颗粒饲料生产线的示范村予以奖补;对屠宰精深加工肉产品2000吨以上,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对新入围“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目录或“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录的经营主体,“以奖代补”给予奖补。
附件:民乐县智慧养殖全产业链高效发展工作专班